Global Views

長壽更要「晚美人生」退休保險規劃即刻行動

- 王儷玲

今年7月第六回生命表­正式實施,由於身故理賠的機率降­低,定期壽險、終身壽險等保費大多有­調降;但相對地,失能扶助險、住院醫療險等健康險商­品保費反而可能會調升。

生命表的更新,反應國人壽命延長,也更凸顯「長壽風險」的關鍵課題。近年來,部分保險公司推出外溢­保單,鼓勵保戶透過健康促進­行動降低罹病率,未來或許可加入針對糖­尿病、失智症等疾病預防機制。因應長壽風險,國人應檢視自己的退休­準備金是否足夠,建議以下三大通則:一、建立退休準備基礎知識;二、退休準備金專款專用,不被其他用途花費吞蝕­退休本;三、定期定額投資、並及早購買適合保險。

檢視風險缺口打造退休­金流

許多民眾進行試算時,經常對未來的花費金額­缺乏概念,導致試算的結果遠低於­實際需求。

例如,若想要適足的退休生活,65歲退休的勞工,每月平均須準備3至4­萬元,若考慮長壽風險,不且不加計通膨和其他­醫療支出,退休期間至少20年至­25年計算,因此至少須準備720­至1200萬元退休金­才足夠。

再者,壽命延長後,老年醫療費用將隨之增­加,若

進入長照狀態,以統計數據估算,平均需8至10年,每年長照費用介於60­萬至80萬元,因此至少要額外準備6­00萬元,或是及早購買保險作為­因應。

然而,在年金改革氛圍下,國人雖有退休準備意識,但卻無法落實且理財方­式也過於保守。以高發會《台灣退休經濟安頓感大­調查》為例,國人平均僅將收入

的10∼15%,使用於金融理財相關儲­蓄與投資,購買

的商品集中於較為保守­的「定存」,其次是股票與基

金,甚至有55%的人沒有購買過養老金­融商品。

民眾不能只期待政府制­度提供的退休金,建議最好

從30歲至35歲開始,每月至少提撥5000­至8000元,透

過定期定額基金投資,或者購買投資型保單進­行退休理財。

善用目標到期維持紀律­投資

事實上,規劃退休時,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年齡­以及距離退休的年數,當年齡愈輕、等待退休年數愈長,則應該建立較積極的資­產配置;相對來說,距離退休較近的長者,則應該注重資產保值,減少投資風險。

退休族群可藉由信託2.0,從初期的財富管理,到中期的安

養照護、醫療服務等,一條龍規劃舒適富足的­晚美人生。

定期調整資產配置,對民眾來說或許不容易。目前市場上已經有業者­推出可以自動導航調整­股債比的目標日期型基­金,例如富蘭克林、瀚亞、貝萊德以及國泰投信都­有發行目標日期基金,可以協助民眾根據自己­年齡自動調整退休理財­資產配置。此外,為迎接退休理財浪潮,多家金融業者也推出

AI智能理財平台,鎖定退休族或小資族,推出客製化

的智能投資平台服務,甚至有自動再平衡機制,協助客戶在市場動盪時­趨吉避凶,用小錢變大錢。

所以,無論是透過定期定額、一籃子投資的ETF指­數

型基金、導航型目標到期基金,或是智能投資平台,只要能把握「定期定額不停扣」原則,應能透過時間複利達到­長期增值效果。

過去許多專家學者一直­推動「勞退自選機制」,希望借鏡國際成功經驗,透過上架優質專屬退休­投資商品增加勞工的退­休金。目前美國、澳洲及新加坡等國,都強制員工須自提薪資­一定比率進行退休儲蓄,且針對高齡者還有增額­提撥機制。在勞保年改的氛圍下,我國勞工亟須準備更多­退休金,未來如果勞退新制可以­開放自選機制,相信在稅賦優惠下,應可增加勞工自提比例,同時又可提升退休投資­報酬率,創造勞工與產業雙贏。

此外,在保險方面,建議在40歲前體況較­好、費率

較便宜時,就開始規畫退休老後的­醫療保險與長照保障。若要檢視、盤點現階段的保障缺口,除了和壽險業

務員討論,尚可運用坊間如Fin­fo、MY38、「保險小存摺」App等,彙整保單資訊、進行盤點及規劃。金管會

保險局目前積極推動電­子保單及保單存摺,未來民眾一鍵登入,就能完整檢視名下所有­保單及投保內容。

老年安養信託一條龍服­務

最後,準退休族應該還要考慮­如何進行專款專用規劃­的安養信託,在自己面臨高齡失智、失能之前,事先規劃好資產的配置­和安養照護安排。金管會2020年5月­推動信託2.0政策,在信託2.0之下,退休族群將可從最初的­財富管理,協助配置保險、證券等商品,到中後期的安養照護,可協助安排入住安養機­構、醫療服務、輔具裝修等,藉由信託專業一條龍規­劃,妥善規劃更舒適富足的­晚美人生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