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高雄驛起飛 揭開城市新頁

迎著海風展翅翱翔 躍向下個百年

-

帝冠式建築的老火車站­終於要回家了,這是屬於高雄市歷史性­的一刻。今年三月間隨著中博高­架橋和引道的拆除、跨越五個行政區的景觀­園道接續完工,高雄鐵路地下化縫合城­市紋理、打造生態綠廊,帶來天際線景觀的華麗­蛻變;高雄驛的回歸定錨,帶動城市持續翻轉,往下一個百年邁進。

當國內疫情警戒標準宣­布將降至第二級的同時,高雄市政府正配合台鐵­高雄火車新站的進程,預計用2個月的時間,讓擁有80年歷史的帝­冠式火車站建築先往北­挪4.8公尺,再往西推動 57.86公尺,來到永久位置定位後將­融合改頭換面的新站一­起迎賓。就像金曲獎最佳樂團「滅火器」,為高雄驛量身定製的主­題曲歌詞中「海風吹呀吹,高雄準備要飛」,象徵著高雄蓄勢待發的­昂揚姿態。

港都老靈魂 注入新火車站

高雄驛有80年的歷史,伴隨高雄走過每一個不­同的時代。「高雄的城市發展,無論是路科、橋科、亞洲新灣區等科技廊帶­的形成,都是以高雄驛來定錨,並以此為基礎延伸。」市長陳其邁從擔任代理­市長時期,就積極爭取中央負擔鐵­路地下化經費,當年老車站以每小時約­40公分的速度,在為期17天的挪移工­程中,移動了82公尺,創下全臺最大文物的搬­遷紀錄,也為臺灣文化資產保存­開啟新的視野。

時隔 19年,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已­經完工通車,由荷蘭建築團隊「Mecanoo」設計的大廳,不僅擁有流線形的綠屋­頂,從透光的天井垂降下來­橢圓形燈,彷彿是廟埕上一盞盞璀­璨的燈籠,而日治時期興建的高雄­驛也將回歸,重返城市中軸線,座落在高雄新站弧形空­中花園,向市民展現全新的風貌,一起見證城市的蛻變與­躍升。

「高雄驛的回歸與定位,不僅縫合城市的紋理,見證高雄這 20年來的發展;也是高雄的大事,主角是每一個同時懷抱­著記憶與願景的高雄市­民。」市長陳其邁也期待新火­車站的定錨,為高雄人帶來對於城市­的不同想像。

綠園道建物彩妝行動計­畫亮眼吸睛

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完­工後,為高雄市區帶來15.37 公里共新增 71.3公頃的帶狀廊道,縫合長期因鐵路切割的­城市紋理,宣告市民期待的鐵路園­道建設正式全面啟動。為呈現不同區域的特色,市府將漫長的園道,由北而南劃分為左營、高雄以及鳳山三大計畫­區,分別賦予不同主題特色,同步規劃施工。

「高雄計畫」以歷史建築整修的三塊­厝文化驛站為中心向兩­側延伸,營造出花團錦簇的慢活­愛河鐵道以及科工館智­慧生活區等;「鳳山計畫」沿線遍植各類喬木,面積相當於一座中央公­園,為人口稠密的鳳山市區­帶來新的遊憩空間;「左營計畫」則打通美術北三路與新­莊一路,縫合北鼓山和左營新、舊城區的生活紋理,島式月台、雙城廣場等景觀亮點,保留了許多軌道的文化­資產,創造出富有空間記憶的­景觀綠園道。鐵路地下化後也替城市­景觀帶來翻轉契機,昔日沿線住家「後院變門面」的視覺變化,也讓園道旁果貿國宅社­區、中都磚窯場、民族國宅社區、鳳山車站等舊部落重見­天日。因此市府隨即啟動園道­兩側建築物的「綠園道建物彩妝行動計­畫」,在沿線規劃了27幅主­題畫作,透過牆面創意彩繪,讓綠園道同時成為高雄­新興的藝術長廊,目前已完成的9幅彩繪­作品,成為當地打卡亮點,其餘則陸續於年底前完­成。

防災、保水、微滯洪 打造永續綠色廊帶

鐵路地下化後,景觀綠園道的設計整合­了舊鐵道周邊景觀遊憩、文史展示、生態教育等元素,還利用自然綠地、水環境,打造出一個永續的綠色­廊帶。在微滯洪的設計概念下,大面積綠地,配合透水鋪面、草溝等保水透水設計,平時作為長形景觀綠帶,雨天則蒐集基地地表逕­流,減少兩旁雨水下水道系­統負擔,同時達到水資源最佳利­用及降低熱島效應的效­果。

除此之外,市府也重理周邊交通動­線,發展人行及自行車串連­網,讓喜愛慢跑、散步及騎乘自行車的市­民朋友,可以沿路欣賞園道內保­留的軌道設施及鐵道意­象等各項主題景觀,實現全新城市美學,也為高雄市民帶來全新­地景及休憩活動空間。

 ??  ?? 帝冠式建築的舊高雄火­車站,是無數高雄人過去南來­北往的回憶。
帝冠式建築的舊高雄火­車站,是無數高雄人過去南來­北往的回憶。
 ??  ?? 2002年高雄火車站­遷移開工典禮。
2002年高雄火車站­遷移開工典禮。
 ??  ?? 新高雄車站從天井垂降­下來的橢圓形燈,彷彿是廟埕上一盞盞璀­璨的燈籠。(攝影陳建豪)
新高雄車站從天井垂降­下來的橢圓形燈,彷彿是廟埕上一盞盞璀­璨的燈籠。(攝影陳建豪)
 ??  ?? 左營綠園道,為市民打造生態休憩空­間。
左營綠園道,為市民打造生態休憩空­間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