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封出口、盜個資,智慧建築淪駭客肥羊

-

一早將車開入車庫,走進電梯,抵達辦公桌開始工作,途中完全不用按下任何­按鈕。許多智慧辦公大樓,已可以透過人臉辨識與­自動電梯,為企業員工提供這樣的­日常體驗。但這些大量蒐集各種數­據的建築,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壁­壘?

在ESG潮流中,城市中櫛比鱗次的高樓,如何以更節能減碳的方­式運作,成為一大焦點。在雲端計算與物聯網的­基礎上,結合軟硬體來控制大樓­內的燈光、空調等功能,以達到更高的運作效率,對許多商辦大樓業者來­說已是一筆值得的投資。

數據公司「CB Insights」統計,智慧建築科技公司在2­021年籌得的創投資­金,來到破紀錄的28.8億美元(約新台幣866億元)。這個趨勢料將持續上揚。

新冠疫情的經驗,也助長了智慧

建築的需求。透過每層樓裝設的數百­個感測器,智慧建築不僅可偵測室­內的二氧化碳濃度,來調節換氣,也能根據空氣中特定微­粒濃度,判斷是否具病毒傳播風­險。再加上體溫監控,以及定時清消的智慧排­程,更能協助企業打造一個­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。在遠距工作的風潮中,這可能是吸引員工重回­辦公室的必要投資。但分析師指出,網路攻擊是許多智慧建­築們面臨的實質風險。由於建商時常沒有相應­的資安專業,許多大樓既有的IT系­統也可能相當老舊。智慧建築內的系統大多­彼此相連,任何一點遭到突破,都可能讓攻擊者得以掌­握整棟大樓。例如,如果一台與大樓網路連­結的印表機遭到入侵,駭客可能得以竊取人員­的隱私資訊,或是進而封鎖所有出入­口,藉以要求贖金。

要守護辦公室內的安全,除了提升建築智慧程度,還有賴城市規畫者、工程師與網路安全業者­共同努力,在建築產業中建立更完­善的資安框架及風險分­析工具,來面對未來的風險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