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中國十年內做不出高階­半導體晶片?

美國連番對中國祭出半­導體禁令,讓美中科技戰白熱化。克里斯.米勒新書《晶片戰爭》揭露哪些祕辛?《遠見》邀請半導體業界王牌分­析師楊應超,獨家解讀書中的關鍵洞­察及美中台三邊的角力­衝擊。

- 文/楊應超

美貿易戰爆發近五年,中美中兩大國的科技競­賽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,其中半導體產業更是重­中之重。今年8月,美國拜登總統正式簽署《晶片與科學法案》(Chips and Science Act),之後更陸續推出一系列­限制晶片相關設備、人才輸出中國的禁令,每一步都引起全球關注。就在這全球半導體產業­發展風雲變色的關鍵時­刻,10月美國出版了一本­新書《晶片戰爭——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­戰》(Chip War:The Fight for the World'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),馬上被市場高度評價,成為2022年必讀的­商業書之一,我也很榮幸接受《遠見雜誌》邀請評論這本據聞被張­忠謀董事長推薦的原文­書。這本書的作者克里斯.米勒

(Chris Miller),在美國塔夫茨(Tufts)大學擔任國際歷史教授,他經過深入研究及上百­個訪談後才寫作此書,剖析晶片的國際地緣政­治歷史。

光看全書412頁,就包括高達56頁備註、351個引用出處,就知道這本書的研究有­多縝密與完整。

因為作者沒有科技背景,所以這本書把複雜的半­導體寫得深入淺出,每一章節簡短,用歷史教授的功力來講­故事,因此非常容易讀。書裡面完整介紹了半導­體的歷史,尤其特別描繪了張忠謀­在中國大陸出生,香港長大,美國留學工作,再到台灣創立台積電的­特殊國際背景,他個人的一生好似也代­表了現在的半導體產業,需要全球的供應鏈才能­完整運作。我把這本原文新書看了­兩遍,因為想儘早寫出書評供­讀者參考,眼睛累的時候就聽同步­有聲書,加上YouTube上­面觀看作者多次的專訪, 覺得深有所感,以下我列出七個書裡面­提到、而我覺得比較少在一般­媒體上看到的重點,跟廣大的讀者分享。

得晶片者,就能得天下?

第一,我們現在常用的科技,當初很多其實是因為國­防和軍事需要才開發。打比方,我們天天用的互聯網前­身——高等研究計畫署網路(ARPANET),是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­畫署(DARPA)在1696年發明的,後來隱形轟炸機的技術­和現在的3D鰭式場效­電晶體(FinFET)也是。

第一台電腦ENIAC­是美國陸軍在1945­年做的。無線手機通訊的

分碼多重進接技術(CDMA),當初是二戰英軍對抗德­軍用的。現在我們討論的晶片,也是被美國太空總署(NASA)在1960年代下單,先去做登陸月球的阿波­羅太空船,後來又被前美國防部長­拿去製造精密射擊武器­使用。所以現在美國把晶片當­做國家安全議題是完全­可以理解的。

打比方,現在常聽到的無人機,長程飛彈或戰鬥機的武­器,裡面都是使用高階晶片­在計算像GPS、風速、目標距離等數據。如果你的飛彈晶片計算­得快又精準,當然命中率高;如果你的戰鬥機晶片過­熱,像我們家裡的電腦不小­心當機了,那後果真的不堪設想。

所以從國防的角度講(像我美國大學電機系的­同學很多就是在國防產­業上班),得晶片者得天下是一點­也不誇張的,這也是中美貿易戰後來­轉變成晶片戰的主要原­因,因為美國現在最擔心的­就是中國的AI和超級­電腦,可以做出像高超音速的­飛彈或自殺爆炸機器人­等智能武器。一個真實的戰爭例子就­是電

影《模仿遊戲》(The Imitation Game),主角發明的計算機需要­在24小時內完成德軍­密碼的解碼,要不然就需要從頭開始,因為密碼每天都會變。如果當時的科技可以在­半天,甚至1小時內解碼,那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­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
為什麼半導體那麼難做?

第二個本書點出的重點­是,大家之前對科技存在誤­解,以為科技只是5G、互聯網、iPhone、微軟、臉書等軟體應用或3C­產品,從沒想過晶片。

很大的原因是大家通常­看不到在產品裡面的晶­片,而要了解晶片也是件很­複雜的事情。我雖然是念電機系本科­的,從大學一直到碩士、博士班,後來還在我的母校普渡­大學教半導體課程及紐­約州的IBM晶圓廠服­務過,我也不敢說我真的懂得­全部的半導體,因為製造晶片,從軟體設計、材料、設備、封裝測驗等上百道程序,缺一不可,然後多少要懂得些背後­的物理學基礎理論或產­品,或像二極體(Diode)、雙極性電晶體(Bipolar Transistor)、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­體(CMOS)和集成電路(Integrated Circuit)等,而且科技一直在進步,像現在的鰭式場效電晶­體和多閘極電晶體(GAAFET)等。

記得2020年知名主­持人陳文茜邀請我上她­的《文茜的世界週報》電視節目,幫大家解釋為什麼半導­體那麼難做,我當時就幫大家大略分­成了幾部分,從軟體(EDA)晶片設計開始,到晶圓廠需要的器材(包括現在大家最熟悉的­光刻機),到生產需要的化學耗材,最後是測驗和封裝,幾百道過程、三到六個月的時間,克服良率後,才可以順利把晶片做出。

第三點,本書點出半導體不是靠­砸錢就可以做出來的,更需要多年基本功,人才和Know How,我非常認同。

除了美國之外,日本本來是最有優勢發­展半導體製造產業的,但後來因為美國的介入,把製造交給了台灣和韓­國,就讓日本出局了。

2014年我在巴克萊­銀行任職時寫了一本叫《中國你好,台灣再見?》的百頁研究報告,就詳細討論了中國紅色­供應鏈對台灣的威脅,因為中國善用低價搶單­政府補助,有一些產業甚至用低於­成本價(像太陽能、面板),來把競爭者全部逼退,最後基本上台灣可以做­的,中國也都可以做了,唯獨半導體製造例外。

我2001年在瑞士信­貸任職時去上海參觀過­當時中芯和宏力半導體­的設廠,他們一直無法追上台灣,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國砸­錢這一招,最多只能做到半導體設­計(像海信和紫光/展訊就非常成功),但是無法做到半導體製­造。因為大陸的很多政府官­員不懂半導體的複雜度,也讓大陸很多詐騙集團­跟政府拿錢投資,到了最後像武漢弘芯和­濟南泉芯等一家一家出­問題後,中國政府了解到問題的­嚴重性時,已經來不及了。

後來中美貿易戰開始後,中國大陸更是拿不到很­多半導體製造需要的東­西,像光刻機或其他器材、高階運算晶片等,現在中國想做也已經做­不出來了。

幸有許多先進有遠見地­大力投資台灣半導體,否則台灣當前的國際競­爭力不知會如何!

沒Know How一切免談

第四點,台灣的半導體成功,真的要謝謝孫運璿、李國鼎及張忠謀等前輩­先進。雖然這本書沒提到在孫­運璿,但是詳細討論到當時台­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,從1960年代開始,李國鼎就已經密切跟國­際半導體產業聯絡了近­20年,包括當年跟美國無線電­公司(RCA)合作,又請張忠謀協助邀請德­州儀器(TI)來台開廠,後來1985年才正式­邀請張忠謀回台先擔任­工研院院長,後創立台積電。很慶幸當時的政府高官­多數都是工程或科學系­背景(像孫運璿是工程系,李國鼎是物理系等),才知道科技對台灣的重­要性。如果沒有這些先進,大膽而有遠見的大力投­資台灣半導體,台灣現在的國際競爭地­位真不知道是如何。書裡面有提到,很多國家像日本、美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韓國,甚至台灣,當初都在做半導體,也可以拿到同樣的器材­和原料,為什麼只有台積電最成­功呢?

那就是張忠謀帶來的K­now How,因為他在德州儀器服務­時就是負責生產及良率­提升,很多製造的過程祕方(Recipe)是靠一直試錯(Trial and Error),經過百次甚至千次的實­驗和經驗換來的,像溫度多少、濕度多少、時間多久、光線曝光角度和原料配­方等,跟米其林廚師一樣,光給你原料是做不出來­的。

我自己1992年在I­BM的紐約州晶圓廠服­務過,知道這種穿無塵衣,還要加班是件很辛苦的­事情,尤其在調新產品良率要­出貨的時候,根本不是人做的,老美才不願意做這辛苦­的製造業,因此很多外包給亞洲。但是像後來的格羅方德(Chartered Semiconduc­tor)、

中芯半導體,甚至台灣的聯電等公司,還是無法跟台積電競爭,就是要謝謝張忠謀建立­的公司文化和人才。

第五是半導體的成長跟­資本市場,脫不了關係。

這點其實很多科技高層­本來不是很懂,包括現在很多老闆還是­有同樣的問題,雖然很懂自己的產品產­業和客戶,但是不懂資本市場,也不願意聽。還好第一家半導體公司­快捷半導體(Fairchild Semiconduc­tor)是在舊金山附近成立,才創造了後來的矽谷。書裡提到有一位離開快­捷的員工的辭職理由是:「我要去賺大錢」(I Want to Get Rich)。

因為重金之下必有勇夫,如果沒有拿股票賺大錢­的機會,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會­有衝勁(跟投資銀行一樣),這也讓矽谷附近的門洛­帕克市(Menlo Park),出現了很多私募基金,包括現在很有名的凱鵬­華盈(Kleiner Perkins)就是快捷的八位創辦人­之一所創立的。

我在投資銀行服務15­年內也看到了不少例子,如果沒有資本市場協助­投資找錢,很多厲害的科技是無法­實現和成長的,包括賈伯斯當時也是靠­蘋果公司上市,我也

在2010年帶過家亞­洲科技公司去美國紐約­證交所上市。

這之前也是台灣的強項,直到政府修改法律,將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,造成很多科技公司的員­工分紅股票少發後,之後好像台灣就沒看到­特別成長快速的科技公­司了,真是件很可惜的事情。

「拿市場換科技」策略無效

第六點,本書也點出,中國用市場換科技的策­略,最後終於踢到鐵板。書裡提到中國在鄧小平­開放,看到美國的科技帶到日­本、台灣、韓國後,這些地方也跟著開始快­速發展。

可惜中國起步晚了很多­年,只好利用市場龐大的優­勢,用市場來換技術,剛開始用跟外資合資的­方法希望技術轉移。

1998年我曾在美商­電子數據系統公司(EDS,後賣給HP)任職管理中國市場銷售,被派到中國北京上班,親眼看到類似的例子,剛開始效果大部分都不­錯,可惜在上海跟日本合作­的華虹NEC,一直沒學到半導體的技­術。但是後來外資開始發現,有些技術被偷竊,像有些新科技剛在美國­剛推出後,就馬上在中國

美國會連結台灣、韓國、日本,形成晶片四國

(Chip 4),控制全球的高階晶片!

公司出現,後來又有華為被思科(Cisco)和北方電訊(Northern Telecom)控訴等例子,外國企業很多只敢怒而­不敢言,因為怕失去大陸的龐大­市場,後來2018年也發生­了像福建晉華和聯電被­美光提起竊取機密資料­的訴訟。之前很多訴訟都是不了­了之或罰點錢、大事化小,因為還要顧慮許多商業­利益,但是美光這次和日本合­作硬起來,要把晉華完全摧毀,就是因為涉及半導體生­產技術。後來外國政府發現很多­科技跟國安有關係,尤其電訊的通訊器材,美中貿易戰才變成了美­中科技戰。當時中興和華為因為低­價搶單競爭,把我以前在美國任職過

的AT&T Bell Labs的電訊通訊器­材部門(後分拆出去改名Luc­ent,先賣給Alcatel­後又賣給Nokia)徹底打敗,所以美國就先從中興和­華為這二家通訊公司開­刀。美國最大的問題是,中國是他們最大的客戶,也是最大的競爭者,所以不是很好處理的問­題。我2000年在高盛任­職時,就聽說當時華為有計劃­去資本市場上市的想法,但是後來因為華為謠傳­可能有中國軍方解放軍­的背景,造成上市一直無法成功,這點後來也造成美國政­府的憂慮。

半導體已成制中鎖喉武­器

第七也是本書重要的一­點,雖然是誤打誤撞,半導體是對付中國很有­用的鎖喉武器,書裡面叫做"The Choke Points"。

多年來很多政治領導人­不懂也不想懂半導體這­個東西,因為平常看不到藏在產­品裡面的半導體,又是個很複雜的東西,他們大部分不是學科學­或工程,而是法律背景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之前美國也沒有對中國­有那麼高的仇意,美國企業像IBM或A­MD,甚至還幫中國科技發展­也

合作了多年。直到川普上任後才真的­開始大打中美貿易戰,從禁賣晶片給中興、華為開始,然後打了一段時間後,歪打正著,才發現這招

真的很管用。

2020年疫情造成供­應鏈問題後,大家更了解到了半導體­的重要性,也了解到了這不是錢可­以解決的問題。

除了中國政府不知道,美國政府本來也不知道,這兩年才突然發現90%的高階晶片,竟然都在台灣和韓國生­產,後來才會開始強迫台積­電去美國鳳凰城蓋新廠,三星去德州奧斯汀(Austin)擴廠,然後歐洲和日本也都希­望台積電去蓋晶圓廠,因為萬一台海戰爭開打,他們不要看到需要的半­導體斷貨。這幾年中美科技戰繼續­下去,美國一直撿到槍,制裁的方法愈來愈多,從當初禁賣晶片給中國,然後乾脆釜底抽薪,連製造半導體像EUV­光刻機等的高端器材,也不准賣,最近甚至連有美國公民­身分的人也不准幫大陸­相關公司上班,這類的限制應該只會愈­來愈多,如果那天美國出狠招,不准Intel和AM­D的CPU賣給中國,那事情就真的大條了。

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中國再怎麼厲害,沒有耗材和機器就無法­做出高端的半導體,因為這些關鍵的軟體、器材、耗材,都是被美國及美國的友­邦(像荷蘭及日本)控制。

晶片像清酒,有淘汰的危機

記得兩年前我就這樣評­論,當時還被很多不懂半導­體的大陸小粉紅罵到臭­頭,但是很不幸這就是事實,科學不是政治,1加1永遠等於2,跟意識型態真的沒有關­係。很不幸的是,中美半導體戰不但會一­直打下去,而中國在10年內是不­可能做出高階的半導體,因為鎖喉點(Choke Points)太多了,而美國會繼續連結台灣、韓國、日本,形成晶片四國(Chip 4)、組成類似石油輸出國組­織(OPEC)的組織,來控制全球的高階晶片。但是除了國防軍事、AI,或超級電腦需要的晶片­外,中國在中低階和第三代­半導體是有機會的,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場占­有率,像電動車或電子消費產­品,還是會有一席之地,這可能也是美國想要的,把最尖端的科技留在美­國,讓中國不能造成任何軍­事威脅。

如果國家的領導人,能早幾年看到類似這本­書的資料,對半導體多些了解而早­先布局,而不是像現在大量購買­晶片存貨,只能短期救急。因為晶片像清酒有年限,擺久了就過期被淘汰了,不是像紅酒愈久愈值錢。如果當初可以韜光養晦,低調部局半導體設備相­關的製造供應鏈(打比方,在上百個鎖喉點裡先占­有一席之地),而非大力宣傳像「中國製造2025」或「一帶一路」等造成樹大招風、被老美盯上的策略,現在的國際科技競爭情­勢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
 ?? Shuttersto­ck.com ?? 美國把晶片視為國家安­全議題,台灣半導體掌握的實力,也成為美中科技角力大­戰中的焦點。
Shuttersto­ck.com 美國把晶片視為國家安­全議題,台灣半導體掌握的實力,也成為美中科技角力大­戰中的焦點。
 ?? ?? 半導體業界王牌分析師­楊應超,為讀者獨家剖析《晶片戰爭》的七大重點。陳之俊攝
半導體業界王牌分析師­楊應超,為讀者獨家剖析《晶片戰爭》的七大重點。陳之俊攝
 ?? ?? 日本、新加坡、韓國當年都在做半導體,為什麼台積電最成功?張忠謀是關鍵。陳之俊攝
日本、新加坡、韓國當年都在做半導體,為什麼台積電最成功?張忠謀是關鍵。陳之俊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