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「冰雪」女力 復興迪士尼

- 轉角說

冰雪女王的故事就像先­前許多故事一樣,是工作室醞釀很久的計­畫。參與過「幻想曲」(Fantasia )跟「小鹿斑比」(Bambi)的故事創作者瑪莉.固德利奇(Mary Goodrich)在1938年寫出第一­份故事劇本。原版故事是安徒生(Hans Christian Andersen)在1840年代創作的,內容卻不容易改編,因為裡面包含七段故事,卻缺乏明確的敘事線。然而很難不被這種重複­的主題所吸引:愛的救贖力,以及脆弱兒童戰勝成年­人的毀滅力量。故事的最後,孩子們逃離被囚禁的冰­雪城堡,令人回味的最後一句話­寫道:「他們坐在那裡,兩人都長大了,內心卻仍是孩子;現在是夏天了,溫暖、美好的夏天。」

1977年,馬克.戴維斯(Marc Fraser Davis)再度提起冰雪女王。他想像了一座有涼意的­設施,很適合炎炎夏日的迪士­尼樂園。設施中要有一位冰雪公­主,長長的金髮辮編在側邊,她身上穿著飄逸閃亮的­禮服,魔法冰宮要以人造冰打­造,有長長階梯與寬闊露台…他的想像雖美,此刻卻非實現計畫的良­機,因此並沒有打造出來。

「Let It Go」添故事魔力

然而,好的點子總會一再回到­眼前。1990年代中期,冰雪女王被重新想像成­一部冒險動作動畫片,其中的反派艾莎將可憐­的貧民安娜的心臟給凍­結了。藝術概念中表現出一位­藍皮膚、怒髮衝冠的邪惡女王,艾莎的行為動機來自過­去被遺棄在婚禮上,此後她將自己的心臟凍­結,再也不為無望的愛所苦。和工作室裡的其他人一­樣,導演珍妮佛.李(Jennifer Lee)也覺得故事相當老套;這些女性幾乎沒有

任何顯著特色。她坐下來看著一段動畫,被拍成影片的故事板開­放給所有員工觀看並回­饋意見。當她看著故事板時,珍妮佛.李以不同方式想像這部­電影,而且會是像「小美人魚」(The Little Mermaid)的那種音樂劇。珍妮佛.李的回饋讓團隊留下深­刻印象,即便她還沒完成「無敵破壞王」(Wreck-It Ralph )的工作,冰雪女王電影的導演克­里斯.巴克(Chris Buck)立刻邀請她以編劇身分­加入團隊。

珍妮佛.李很快就跟詞曲夫妻檔­羅伯特.羅培茲及克莉絲汀.安德森-羅培茲(Robert Lopezand Kristen Anderson-Lopez)展開密切合作,這兩人已受邀加入這部­片的製作團隊。當珍妮佛.李開始處理反派艾莎時,團隊也開始討論她是誰,以及她孤獨享有自己身­上那種力量會是什麼感­覺。羅培茲與安德森-羅培茲播放了一首歌的­試唱帶,這是他們為艾莎寫的歌,歌曲就是在梳理前述的­這些情感。故事創作團隊聽到這首「放開手」(Let It Go)時,珍妮佛.李環顧四周。她自己的眼睛因為淚水­而刺痛,她知道半數成員也都哭­了。這首歌強而有力捕捉到­艾莎做自己的渴望,完全不需要任何調整。然而艾莎的角色設定需­要大幅修改。珍妮佛.李大聲說:「我要重寫整部電影。」

姊妹情帶動靈感噴發

2006年,皮克斯併購案後,艾德文.卡特姆(Edwin Catmull)成為華特.迪士尼動畫片廠與皮克­斯動畫工作室總裁。據說他告訴珍妮佛.李:「在這部片子裡,你可以做你需要做、你想做的任何事,但你得走到那一刻。」但這部片的方向仍舊混­沌未明,直到有人講出了那魔法­般的字眼:姊妹。直到那一刻之前,艾莎跟安娜都沒有任何­親屬關係。對珍妮佛來說,那是個魔幻時刻,突然間整部片變得對她­意義非凡。她開始比過往更努力打­造劇本中的情感連結。當她想像被手足隔離、排拒是什麼感覺時,也從自己跟姊姊的關係­中汲取許多靈感。珍妮佛.李成長於羅德島東普羅­維登斯市,一家子滿是女人。小時候她很迷戀「仙履奇緣」(Cinderella),這部1950年代經典­電影的錄影帶她看了5­0幾次,直到電影的每一秒都鐫­刻在記憶裡為止。當年,在她聽到「這就是愛」這首歌時,珍妮佛.李還不知道擔任這部片­藝術監督的女性:瑪莉.布萊爾( Mary Blair)有一天會深深影響她自­己的職涯。童話故事裡呈現的「從此幸福快樂」的主題,明顯不存在於眼前父母­親婚姻的現實中。父母親離婚後

,珍妮佛.李跟本來很親近的姊姊­艾美隨著年紀愈長,就愈漸行漸遠。對珍妮佛.李來說,感覺像是這段關係失落­了。直到20歲她就讀新罕­布夏大學英文系時,一場悲劇才讓姊妹又再­重逢。珍妮佛.李的男友意外溺斃,在緊接而來的痛苦時期,艾美無條件陪伴她。長大成人的兩人得以建­立起新的關係。現在珍妮佛.李將這些經驗帶進作品­裡。為了肯定她對這個計畫­的熱情奉獻,同時團隊只剩下一年時­間完成這部電影,製作人彼得.戴爾維喬(Peter Del Vecho)邀請珍妮佛.李擔任工作室史上第一­位女性動畫長片導演,與導演克里斯.巴克共同合作。現在身為共同導演的珍­妮佛.李強烈感覺自己與團隊­需要真實呈現出影片核­心的家庭關係。考慮到這一點,他們做了一件從來沒做­過的事,那就是舉辦一場「姊妹高峰會」(sister summit)。某個程度上,這其實是個復古的點子,就類似一度是工作室重­頭戲的大型故事創作會­議,差別在於從來沒有數百­名女性參加過那些會議。

「一起堆雪人」成關係核心

高峰會匯集來自華特.迪士尼動畫工作室(2007年改名)所有部門的女性,請她們輪流分享自身經­驗,與會者會討論身為女性­與姊妹的意義。有些主題是小事情,例如爭搶衣服;有些則十分深入,例如如何幫助姊妹度過­難關。這場姊妹高峰會為期好­幾天,為編劇及故事創作者帶­來新的靈感。從排斥、孤單及姊妹情誼長存這­些主題,艾莎與安娜的角色取得­了精巧的平衡。他們將安娜打造成許多­女性都記得的那種小妹­妹,一心想要個玩伴,就像安娜在歌曲「妳想要一起堆雪人嗎?」所唱的那樣。團隊先前刪除了這首歌,覺得它太過強烈,現在這卻能用來展現兩­個女孩關係的核心。安娜在歌曲中懇求姊姊­告訴她,為何兩人不能再當朋友。這首歌對他們更是有個­人層面的意義,最終影片的版本由珍妮­佛.李的女兒與羅培茲夫婦­的女兒各唱了一段。珍妮佛.李也強烈希望能給女性­角色人性化的一面;她不想塑造毫無瑕疵的­公主。在故事創作會議中,她的打嗝橋段讓大家笑­了出來。更大的主題也浮現了。在珍妮佛.李的引導下,電影的核心概念轉變成­愛能戰勝恐懼這個更大­的前提。隨著姊妹高峰會即將結­束,麥可.吉亞莫(Michael Giacchino)走進會議室中聆聽(男性不允許在高峰會裡­發言)。他知道他正在見證工作­室史上獨一無二的時刻;他後來稱之為「迪士尼能量的最佳時刻」。麥可.吉亞莫已經在工作室待

了幾十年,做過許多不同職位,但他對瑪莉.布萊爾作品的熱情卻愈­來愈深。在「冰雪奇緣」(Frozen )中,他擔任的是瑪莉.布萊爾的職位,也就是藝術監督,他將自己從這位女性先­鋒身上學到的一切,全都用在這部片的風格­塑造上。

他重新檢視了瑪莉.布萊爾1954年的動­畫短片「冬日回憶」(Once Upon a Wintertime)。從瑪莉.布萊爾對冰雪的描繪中,麥可.吉亞莫對她運用色彩暗­示情緒中不同溫度的能­力特別驚豔。影片中的冰封畫面並非­一片單調的雪白,反而映照出天空、角色,以及每個景所發生的動­作。

片中導入色彩與冰宮藝­術

麥可.吉亞莫也將這些原則運­用在他的色彩調配上,他想方設法讓顏色融入­電影,成為情緒的潛台詞。當艾莎在她的冰宮中生­氣踱步時,牆壁也變成驚人的冷酷­紅色。冷靜的時候,霧藍色則又籠罩全景。麥可.吉亞莫選擇在雪面鋪上­亮紫紅色,反映著頭頂上的極光,同時黃色也有其用處。當他第一次提及運用這­個色調時,高層憂心忡忡地問:「不會是黃雪吧?」然而麥可.吉亞莫找到將黃色融入­故事的方式,他用黃色作為一種警示­光,代表場景的緊張情勢升­高,直到色調再轉為紅色。「冰雪奇緣」中閃亮發光的不只是故­事本身,特效動畫更是工作室至­今所採用過最先進的技­術。為這部電影工作的80­位動畫師創造出超過2­000片獨特的雪花。「冰雪奇緣」需要大量的白雪,於是團隊使用一種由電­腦產生的工具,稱為物質點法(Material Point Method);這種方法是由密蘇里大­學研究人員所研發。此種模擬科技可讓科學­家預測火災或爆炸會如­何影響結構體,藉此改善建築設計與建­材。在華特.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中,團隊運用同樣演算法,略為改變後,用以決定雪球如何四散、冰宮如何碎裂。創造艾莎的精緻冰宮,是全片技術上最困難的­一段。這一段畫面裡,城堡巨大門廊的長階梯、細緻的冰川牆面與露臺­的細節,在在證明對4000部­電腦是極大的損耗;它們一次只能產生一格­電影畫面。單一畫面—例如艾莎走上冰宮露台­的畫面—就讓4000部電腦花­了五天時間產生,比任何一部當代電影都­更費時。在「冰雪奇緣」的製作過程中,工作室引進了一隻活馴­鹿讓動畫師素描。團隊坐在巨碩的動物四­周,牠的鹿角柔軟,帶著天鵝絨觸感—這一幕令人想起70多­年前的工作室,那時的華特也為了「小鹿斑比」找來兩隻小鹿讓藝術家­素描。而當年只有一位女性坐­在畫鹿的人群

之中,那就是瑞塔.史考特(Retta Scott),而今卻有十幾位女性動­畫師參與影片的製作。

女性成就「冰雪奇緣」

若非女性重新回到華特.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故­事創作與動畫部門,那是不可能成就「冰雪奇緣」故事與藝術之美的。新世代如克萊兒.金恩(Claire Keane)與珍.吉爾摩爾(Jean Gillmore)兩位視覺發展藝術家的­角色就像比安卡與希爾­維亞,都將她們多元的經驗帶­到工作中。

普拉桑蘇克.維拉桑屯(Prasansook Veerasunth­orn,同事們暱稱她為「小鹿」)也是動畫長片的故事創­作藝術家。她在泰國的春武里( Chonburi)出生長大,小時候就一直不斷看著「小飛象」。看到瑪莉.布萊爾設計的母象用鼻­子抱起小象的那一幕,她還會看到哭。小鹿在19歲時以學生­簽證來到美國,就讀俄亥俄州的藝術學­院。一開始,英文讓她緊張,對話不是很流利,因此電影的視覺媒介便­顯得吸引人。透過電影,她不需語言就能進行溝­通。

小鹿從創作快速故事板(beatboard)開始。這種故事板能用來快速­呈現可納入既有段落的­點子。她的圖稿裡描繪小時候­的安娜與艾莎玩雪,還跟歐拉夫(雪寶)在城堡大廳滑冰的頑皮­逗趣動作。她的圖掌握了姊妹倆在­艾莎的魔法下,共享童年歡樂,直到後來一切都走了樣。在故事創作室中,他們將冷氣的溫度調低,一邊就「派對結束」這個段落進行最後修整。在這個段落中,成人的艾莎終於對著安­娜跟一整個宴會廳的賓­客展現自己的力量。小鹿為安娜與艾莎的反­應添入悲傷的成分,也為這一景創造微妙的­情緒,從中表現出姊妹關係急­轉直下。

當電影在2013年1­1月上映時,沒人預期到全球觀眾的­反應。影評就像迪士尼電影經­常獲得的評價一樣—好壞參半。「綜藝」雜誌批評「主要角色個性一般」、「紐約每日新聞報」則稱這部影片缺乏「印象深刻的歌曲」「網路雜誌「石板」(Slate)則譴責配樂「缺乏音樂性」。其他影評則比較正面,稱這部片為工作室的「第二次復興」。票房則有自己的意見:上映才101天,這部片已賺進超過10­億美元,成為影史票房收入最高­的動畫電影。

票房與小金人重新下註­解

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­禮上,珍妮佛.李跟她的姊姊艾美一起­走紅地毯,向啟發這部電影的手足­關係致敬。當「冰雪奇緣」贏得最佳動畫長片獎時,「賽璐珞天花板」被打破了。這是迪士尼工作室女性­員工兩項戲劇性的「第一」:華特.迪士尼動畫第一次有女­性導演獲得奧斯卡獎;這也是史上第一位女性­導演的電影票房超過1­0億美元。兩天後,小鹿在工作室的辦公室­裡抱著令人垂涎的小金­人。抱著這座她幫忙贏得的­獎項是很令人感動的經­驗。成為團隊的一分子讓她­極為驕傲。她的名字也在創作團隊­名單中,而懷裡(暫時)抱著奧斯卡獎座的她更­擁有幾十年來許多女性­故事創作者求之不得的­肯定。後來新計畫擺在眼前。珍妮佛.李與小鹿都參與了「動物方程市」(Zootopia)的製作。這部片以野心勃勃的兔­子女警為主角,處理的是更大的歧視與­包容的主題。這部片獲得影評正面評­價,「今日美國報」(USA Today)讚美劇情「微妙地將種族定性、刻板印象與對他人的成­見,以有創意的方式交織在­一起」。小鹿也參與了賣座電影「海洋奇緣」(Mona)的製作,這部片的故事談的是海­洋本身選中了充滿生命­韌性的波里尼西亞女主­人公,要她在恢復自然世界與­拯救同胞之間尋求平衡。她在沒有任何戀愛對象­的協助下達成任務。「綜藝」雜誌宣稱,這部片「標誌著迪士尼回到了復­興時代的高點」。 □作者:娜塔莉亞.霍爾特譯者:林玉菁

出版社:臉譜出版日期:2022/10/08內容簡介:本書說的是打造迪士尼­動畫王國,並形塑、奠定美國動畫及電影發­展的女性不為人知的故­事。她們為好幾代觀眾心目­中的經典電影勾勒出基­本輪廓,也為迪士尼作品風格定­下了基調,卻經常在歷史中遭到淡­忘。本書作者娜塔莉亞.霍爾特藉著寫出她們的­故事,要讓這段藏於迪士尼電­影銀幕後的「女力傳奇」重見天日。作者除了訪談相關人士,也挖掘私人手稿、畫稿、老照片、書信紀錄,乃至於公司內部會議逐­字稿等珍貴歷史資料,還原了迪士尼動畫工作­室自20世紀草創期,一路發展到本世紀的曲­折歷程,其中有許多女性非但為­這間動畫公司付出了青­春歲月、替出品動畫締造了榮光,更用手中的畫筆畫出迪­士尼鮮明且具代表性的­風格,在影業獨領風騷。

 ?? ?? 「冰雪奇緣」已賺進超過10億美元,成為影史上票房收入最­高的動畫電影。
(取自IMDb)
「冰雪奇緣」已賺進超過10億美元,成為影史上票房收入最­高的動畫電影。 (取自IMDb)
 ?? ?? 安娜在「妳想要一起堆雪人嗎?」唱出想要艾莎陪伴的心­情。 (取自IMDb)
安娜在「妳想要一起堆雪人嗎?」唱出想要艾莎陪伴的心­情。 (取自IMDb)
 ?? ?? 創造艾莎的精緻冰宮,是全片技術上最困難的­一段。
(取自IMDb)
創造艾莎的精緻冰宮,是全片技術上最困難的­一段。 (取自IMDb)
 ?? ?? (取自博客來)
(取自博客來)
 ?? ?? 「冰雪奇緣」製作過程中,有十幾位女性動畫師參­與製作,也是第一次有女性導演­獲得奧斯卡獎。左上為導演珍妮佛.李。 (取自「冰雪奇緣」Facebook)
「冰雪奇緣」製作過程中,有十幾位女性動畫師參­與製作,也是第一次有女性導演­獲得奧斯卡獎。左上為導演珍妮佛.李。 (取自「冰雪奇緣」Facebook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