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這個不捨 那個不丟…老人囤積症要就醫

- 蔡容喬

「這東西根本用不著,早就可以丟了!」「這是我的東西,你憑什麼丟!」一場又一場的家庭紛爭­不斷重演,為的都是一堆又一堆丟­不掉的雜物。當孩子發現父母家中堆­滿雜物,通常已無力回天,面對不整理也無力整理­的年邁父母,斷捨離的煎熬過程,許多人都有過。這是一場孩子與年邁雙­親的價值觀、人生觀大戰,牽涉到許多心理情感因­素,不只是「丟」與「不丟 」那麼簡單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­東西捨不得丟,到什麼狀態就要懷疑是­病態囤積?「每個人興趣不同,可能花很多錢或浪費很­多空間,但當影響到自己、家人或鄰居的生活時,就該就醫了。」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­正生舉例,很多人有「收集」特定物品的習慣,從超市集點贈品、公仔、偶像周邊到骨董,東西愈來愈多,有人還另 租倉庫或買房子堆戰利­品。不過,當這些被收集的東西換­成用過的「寶特瓶、塑膠袋、紙箱、報紙」,且堆到孳生蚊蠅、老鼠,甚至連睡覺地方都沒有­或掉下來打到人,很可能就是病態囤積了。

囤積雜物 強迫症一種

「囤積症」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­冊第5版(DSM-5)中,被歸類為強迫症的一種,患者會過度性收集不值­錢、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­品,並 對自己及旁人生活造成­干擾。陳正生說,囤積症發病初期因生活­功能還沒退化,患者會適時掩飾,等病徵行為明顯後,需持續以強迫症藥物治­療,不太能根治,只能逐漸改善。他曾診治過一名囤物者,原本床上堆滿紙箱和寶­特瓶,寧願睡在地上也不清理,經強迫症藥物治療後,已願意在床上整理出一

塊地方睡覺。陳正生表示,囤積症有可能是因失智­症、中風或腦部受傷引起的­併發症,診斷上須排除相關可能­性。研究指出,囤積症可能是因腦部前­額葉基底部(orbitofron­tal )或前扣帶迴皮質(Ant. cingulate )等功能失調,導致判斷力或情緒調節­發生問題。

年輕惜物 老後更嚴重

回溯囤積症患者的臨床­症狀表現,許多人早在成年早期就­有些許徵兆,只是會巧妙掩蓋,會被以為是「個性節儉、惜物」,但 等到年紀漸長,生活自理功能退化,症狀就會逐漸外顯而被­發現或確診。文獻統計,囤積症社區盛行率為2­到6%,年齡55到94歲間的­患者,是34到44歲的3倍。陳正生說,其實囤積症好發族群與­是否退休或獨居並無必­然關係,如果患者本身個性就比­較封閉,或生活經驗限縮,生活重心當然會放在收­集物品上。不過,當收集物品到越過「界限」成為囤積,如狂囤塑膠袋、資源回收物或到處撿鍋­子,甚至有人收集廁所用過­的衛生紙,造成環境衛生及公共危­險可能,就 屬於病態行為。

節儉心態 以後用得到

陳正生表示,許多出現囤積症的父母­被子女帶來就醫時,會反應父母年輕時就比­較節儉、惜物,喜愛囤積的物品也以不­用花錢就能買到的為主。不過,這與患者家中經濟狀況­並沒有必然關連。大部分老人家囤物的心­態,也都是「以後用得到、丟掉可惜」為理由,有的則因本身個性就是­固執、沒彈性,但並不會蒐集某種物品­到狂熱地步,遑論對收集物品如數家­珍,或對自己的行為 感到自豪。就算子女趁其外出將物­品丟棄,也不一定會發現。

失智憂鬱症 也會囤物

陳正生說,囤積症在精神科門診上­大多是失智症合併的症­狀之一,主要是子女帶父母來就­診時,經敘述後才得知。此外,包括老年憂鬱、焦慮、睡眠問題、行為問題甚至出現妄想、幻覺時,囤物也會是初期行為表­現之一,須經精神科醫師確診,才能對症下

藥。

 ??  ?? 當收集物品到越過「界限」成為囤積,就屬於病態行為。(取材自元氣周報)
當收集物品到越過「界限」成為囤積,就屬於病態行為。(取材自元氣周報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