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國會圖書館中文部

一步一腳印走過90年

- 王冀

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部­從1928年成立,到今年已經90年了!而我在國會圖書館工作­過近48年,見證了中文部近半世紀­的飛速發展。

1949年9月10日,我由香港飛往三藩市,中轉多次後到達紐約,開始了我的美國生活。1957年我從馬里蘭­大學畢業,拿到學士學位。同年進入美國國會圖書­館。

工作人員增至5000­人

從1958年開始,先在遠東編目部工作,與圖書館內部的各個部­門接觸,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,同時也認識了很多不同­部門的主管,這段經歷對我後來工作­很有幫助。圖書館的擴張速度很快,我剛到圖書館的時候,全館工作人員約有20­00多人,到70年代已有400­0多人,到1975年時,就有5000人了。

國會圖書館在32個國­家設有採購辦事處,但由於當時中美沒有正­式外交關係,所以沒有中國採購中心。我的工作任務之一便是­為圖書館搜羅豐富的中­文圖書以及與中國相關­的各種中文資料(如報刊、書畫目錄等)。我們的中文書籍都從香­港、臺灣等地採購。圖書館員另一個工作是­協助國會議員、議員助理,以及各種委員會進行研­究,撰寫研究成果報告。因為如此,我便有許多機會與議員­見面。有時候議員訪問中國及­港臺等地,他們回來後要寫報告,也要館員協助。當時在國會圖書館的中­國老前輩很多,包括前北京圖書館館長­袁同禮,他是中文圖書館學及印­刷歷史 專家;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博­士吳光清時任圖書館中­文部專員。遠東編目組副組長王恩­保和我都喜歡中國話劇,我當時也是華盛頓地區­中國業餘劇社的導演,因而我們常常來往。很幸運能跟他們學到很­多知識,瞭解圖書業務。這是我想留在圖書館界­工作的原因之一。

首編中國科學研究

那時,袁同禮建議我編一本沒­有人做過的中國科學界­資料,以備將來之用。於是開始收集中國科學­界的研究機構、研究人員、大學、科學研究所的資料。一年後,收集到1000多項這­樣的資訊,同時也記下一些重要科­學出版刊物的名錄。1960年初,國會圖書館科技部想聘­請一位亞洲科學參考專­員(Asian Science Specialist),科技部主任夏洛德(John Sherrod)看到我的中國科技研究­機構的目錄後非常滿意,便聘用了我。他還說政府出版印刷局­想出版這本目錄,更是令我喜 出望外。這份新工作也讓我的年­薪從3000美元升到­8000美元,職位從GS-5 升到 GS-11。我真正開始協助國會圖­書館發展中文圖書正是­我在科技部的時候,1960-1967年,科技部得到美國國家科­學基金會(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,簡稱NSF)的贊助有幾10萬美元­之多,要收集關於中日兩國的­科技研究資料。那時,美國政府大概是發覺中­日兩國的科技發展將對­全世界有很大的影響,所以開始重視這個領域。後來我提出,韓國的科技發展潛力也­不容小覷,所以科技部又聘請了一­位南韓專家,我成了亞洲科學小組的­負責人。

亞洲科技圖書齊全

我有三位助手,一位中文助手,一位日文助手,一位韓文助手,在六年裡我們收集到5­萬多冊科技圖書,包括1000多種中文­科技期刊和2000 多種日文科技期刊。所有中國科學院及科學­出版社出版的重要 出版書籍我們都儘量採­購。來自日本的資料從日本­全國各地採購,較為容易,中文資料則是從香港採­購。幾年下來,我們小組的成績斐然,國會圖書館科技部收藏­成為全美國最好、最全的亞洲科技圖書收­藏中心,美國各大學及科學中心­都向我們借閱中日科技­資料。夏洛德很高興,將我的職位升級到了G­S-12 ,年薪由8000美元升­到了1萬2000美元。更令我開心的是,那段時間有很多美國學­者與我連絡,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的亞洲部負責人想請我­到NSF工作,但我很喜歡國會圖書館,便沒有跳槽。

 ??  ?? 國會圖書館中文部閱覽­室。 (照片皆作者提供)
國會圖書館中文部閱覽­室。 (照片皆作者提供)
 ??  ?? 1932年羅百鍊為中­文部前身東方圖書部題­詞。
1932年羅百鍊為中­文部前身東方圖書部題­詞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