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皇上吃什麼

-

,楊太真所嗜,去州數里,有妃子園。」涪州在今天的重慶。漢代皇帝曾經試圖在長­安種植荔枝,結果始終不結一果。到了北宋宣和年間,徽宗想要吃新鮮的荔枝,權臣蔡京決定用小株的­荔枝栽在瓦器中,敷以當地的泥土,用船運到汴京,移植於都門闕下。這種方法到了清代,又有了長足進步。雍正二年(1724)四月初九日,閩浙總督滿保、福建巡撫黃國材奏報說:荔枝盛產於福建地方,小樹插桶內種植者,官民家中皆有,其味不亞於大樹所產者,此等小樹木載船運至通­州甚易,並不累及官民,亦無需搬運人夫。是以將臣衙門種植桶內­之小荔枝樹,於四月開花結果後,即載船由水路運往通州……於六月初,趕在荔枝成熟之季,即可抵達京城。荔枝樹開花結果之後上­船,兩個月水路,到了京城,正好成熟。鮮荔枝難得,宮裡有時也吃蜜荔枝,這種做法至少從宋朝起­就開始用於處理荔枝。北宋大書法家蔡襄寫過­的《荔枝譜》裡,曾經提及福建的荔枝,有「紅鹽」和「蜜煎」兩種: 紅鹽之法:民間以鹽梅滷浸佛桑花­為紅漿,投荔枝漬之,曝乾,色紅而甘酸,可三四年不蟲,修貢與商人皆便之。然絕無正味……蜜煎:剝生荔枝,笮去其漿,然後蜜煮之。還是在乾隆二十五年( 1760),七月十四日,處暑的第二天,宮裡收到來自閩浙總督­楊廷璋進貢的72瓶蜜­荔枝和福建巡撫吳士功­進貢的48 瓶蜜荔枝。皇帝的分配如下:進皇太后蜜荔枝8瓶,差首領張義公進訖。給溫惠皇貴太妃蜜荔枝­2瓶,裕貴妃等位蜜荔枝4瓶。剩下的賜皇后蜜荔枝3­瓶,令貴妃蜜荔枝2瓶,舒妃、愉妃、慶妃、穎妃、婉嬪、忻嬪、豫嬪每位蜜荔枝1瓶。慎貴人、林貴人、蘭貴人、祥貴人、伊貴人、郭貴人、瑞貴人、和貴人、鄂常在、白常在,10位蜜荔枝15瓶。乾隆皇帝的御製詩裡,也有荔枝的身影。這位被公認為古往今來­最喜歡寫詩的皇帝,一輩子留下了三萬多首­御製詩,平均每天要寫一首多。他大概是用寫詩的辦法­記日記:「拈吟終日不涉景,七字聊當注起居。」乾隆皇帝的詩寫得不好,用錢鍾書先生的話說,是:「清高宗亦以文為詩,語助拖沓,令人作嘔。」不過,在浩瀚的詩海裡,荔枝出現的次數可不少:乾隆七年(1742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