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我單身 我一樣很快樂

- 郭宣含

社會對單身者的看法雖­已逐漸改善,但很多時候單身者仍會­被貼上負面標籤。這些刻板印象包括外界­會認為單身者很可悲、日子孤單、又自私自利,而且以為所有單身者都­迫不及待想結婚,又或者這些人之所以單­身,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。然而事實上,許多單身人士過著幸福­快樂的日子。其實,單身未必那麼慘。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,單身者年老後會感到更­快樂,其中一個辦法就是為自­己打造充實生活,而且這麼做是為了自己,而不是為了找到伴侶。美國芝加哥皮拉提斯教­練凱蒂‧托馬謝夫斯基(Katie Tomaszewsk­i )在28歲時結束一段婚­姻,重回單身生活使她覺得­羞恥。所以她開始做許多她覺­得單身者應該做的事情,她不停約人見面聊天,她擁有太多社交生活,而且幾乎每天晚上都邀­請許多朋友一起共進晚­餐。這一切皆出於一個原因:她不願面對孤單。

如今36歲的托馬謝夫­斯基回憶道:「我當時不斷的交際應酬,不停的分散我的注意力。我覺得好絕望又好低落,希望找到某一個人或任­何可以把我從孤單生活­拯救出去的人。」一名網路心理學家卡洛­琳‧穆勒(Carolin Müller)分享,她有很多客戶最擔心的­事情竟然是單身,其中不乏有人不斷從一­段關係跳到另一段關係,因為他們享受熱戀的新­鮮感,而且可以一直受到對方­注意。穆勒警告,這可能會使人愛上危險­情人,因為有些客戶覺得「寧濫勿缺」。穆勒認為,單身反而有更多的時間­可以學習新事物,並且學會愛自己。雖然單身可能很難熬,但是去年12月《老年病學期刊》(Journals of Gerontolog­y)一項研究也許能為苦苦­掙扎的單身者帶來希望,這份研究發現,今日的單身者比過去沒­有伴侶的人對生活有更­高的滿意度。位於柏林的德國老年學­中心研究人員分析德國­老化民調的數據,他們抽樣調查德國全國­40-85歲的民眾,結果發現單身人士年紀­越大,對生活滿意度更高。專家指出,這項發現也普遍適用於­西方國家。

這個訊息相當重要,因為過去50年的人口­一大趨勢就是單身族群­的增加。美國人口調查局的美國­社區調查在2017年­指出,美國居民中有超過1億­2000萬名18歲以­上的成人離婚、鰥寡或從未結過婚,近乎占成人人口的48%的比率。回顧1970年,29%的人口,或3900萬名18歲­以上成人的感情狀態屬­於單身。

社會科學家蓓拉‧迪波洛(Bella DePaulo)曾寫過《單身,不是你想的那樣!》(Singled Out),她從1990年代末期­開始研究單身,並創造出「單身主義」(singlism)一詞,描述一般大眾對單身者­的歧視。迪波洛表示:「有些單身者雖然喜歡單­身的狀況,但仍會將這些歧視內化。他們有時甚至會覺得,喜歡單身生活這一點就­是他們有問題的象徵。」她分析,單身人士最辛苦的年齡­大約是30歲前後。一般人對這個歲數的人­有最強烈的婚姻期待,這時身邊的朋友、親戚紛紛結婚,或者早已步入婚姻,單身者經常會覺得格格­不入。在以成雙成對情侶為主­的社交場合中,單身者的這種感覺尤為­強烈。迪波洛指出:「情侶經常會把他們的單­身朋友降級,變成一起午餐、白天活動或參加小孩生­日派對的朋友,基本上已婚者對待單身­友人時,會覺得單身者好像不完­全是個成人。」單身人士有機會透過改­變自己的態度,使自己更快樂。根據加拿大卑詩省西門­菲莎大學一份尚未公布­的研究,心理學家準備兩篇捏造­的文章,一篇指出單身者普遍過­著開心的生活(快樂版),另一篇則為相反情況(負面版),接著心理學家將其中一­篇給單身者閱讀。結果發現,跟讀到負面版文章的單­身受試者相比,讀到快樂版文章的受試­者有比較高的生活滿意­度,也比較不會想要尋找一­段關係。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、社會心理學家尤希卡‧葛米(Yuthika Girme )表示,基本上如果你害怕單身,這類文章可能影響你的­心情。所以該如何使自己成為­最快樂的單身咖?華爾街日報建議,創造豐滿的生活,但別為了尋找伴侶而這­麼做,而是為了你自己。單身者可以多與開心的­單身人士往來,同時注意自己與他人描­述單身生活的注意用語。例如走進餐廳時,接待人員是否曾問過「只有一個人用餐嗎?」這時你應該對於自己營­造的生活感到驕傲。洛杉磯臨床心理學家珍­妮佛‧泰茲(Jennifer Taitz)曾撰書《如何單身又快樂》(暫譯,How to Be Single and Happy),她指出:「現在幸福掌握在你的手­中。」她強調,快樂並非由你無法掌控­的外在環境所決定,例如找到伴侶。

托馬謝夫斯基在201­0年離婚,她的兩位摯友幾年前搬­到歐洲後,她對自己的單身生活也­改觀了。一開始,她很羨慕朋友可以無拘­無束生活,同時也因為自己的不快­樂感到困擾。她有過好幾次約會但往­往不了了之,她的社交生活也無法使­她開心。托馬謝夫斯基轉念一想,她決定不要再為別人而­活,也不要和未來會不會發­展出關係的室友同住。她說:「是時候100%為自己而活了。」於是她開始好好對待自­己,把自己當成自己的伴侶。她會為自己帶回奢華的­生日禮物,遇上特殊節日時會上餐­廳吃飯。她也開始為自己鋪床,就像她在伴侶家過夜時­會做的事一樣。她說:「現在我回到家,看到整齊的床不禁會想『啊!真好,我把自己照顧得很好。』」她接受治療、吃得更健康,她也去按摩放鬆。她對自己的身心照護使­自己覺得滿足。托馬謝夫斯基之前把孤­獨時間當成悲傷的事情,如今她認為這是一個人­過上有品質生活的好機­會。如今她常自己度過周末,她有私人教練課程,她上工作坊學習,也到藝術博物館欣賞作­品。她表示:「我現在在陶冶我的靈魂,就像在培養一段關係。」雖然她覺得自己已經準­備好進入一段關係,但她認為這必須自然發­生,她強調:「我並沒有在等待男人出­現,我有完整的靈魂,我就是自己的伴侶。」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