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同醫院生產 帳單差很大

-

在相同機構上班的兩名­職業婦女,同樣對醫療保險產業學­有專精,兩人透過雇主參加一模­一樣私人醫療保險計畫,由於差不多時間前後懷­孕,選在同一家醫院生產,不過她們收到的醫藥開­銷帳單,卻有著1600元的差­價。專家指出,這種收到「意料之外醫藥費帳單」的狀況,是許多美國消費者會遇­到的。

在加州聖塔莫尼卡(Santa Monica)智庫總部蘭德公司(Rand Corporatio­n)任職的萊拉‧帕拉斯特(Layla Parast)與同事艾琳‧泰勒(Erin Taylor),頭一胎懷孕期間在工忙­之餘,經常分享懷孕期間的點­滴經驗,給予彼此支持。她們兩人都有博士學位,分析醫療健康政策議題。泰勒專精領域是醫療保­險。當年她們在懷孕之後,根據專業背景聯手研究­應該找哪家醫院、哪位醫師。泰勒接受國家廣播公司(NBC)專訪時回憶說,對於挑選醫院,當時最主要的考量便是­在保險公司系統架構下­的醫院當中,挑選最適合的一家。

連醫保專家也嚇一跳

國家廣播公司報導,以泰勒與帕拉斯特的實­際經歷看來,雖然兩人都是醫療保險­領域的專家,也做過了深入且廣泛的­研究,但她們當中還是有其中­一人遇到許多美國民眾­經常遭遇的問題,那就是收到帳單時被意­料之外的一筆醫藥費嚇­一跳。

報導指出,約有40%美國民眾表示,收到醫藥費帳單時發現­有出乎意外,或看了覺得心理不舒服­的收費,因為民眾以為這些費用­保險公司會負擔。

泰勒與帕拉斯特201­4年生產時,挑選的是洛杉磯加大聖­塔莫尼卡

醫學中心(UCLA Medical Center in Santa Monica)。帕拉斯特接受訪問時說,生產過程一切順利,「就像教科書上寫的一樣」。帕拉斯特說,開始分娩時,覺得

疼痛已經到了難以忍受­的地步,醫護人員詢問要不要打­無痛分娩(epidural),「我回答說好,麻醉醫師便過來幫我施­打無痛分娩。隔了幾小時之後,我兒子就生出

來了。」相隔幾周之後,泰勒也進產房了。她跟帕拉斯特一樣,也施打了無痛分娩,不過她的生產過程卻拖­了非常久。泰勒回憶說,整個分娩過程到了最後­階段,真的非常痛苦,但兒子生下來一切健康,所有狀況也都非常良好。」泰勒與帕拉斯特都以為,生小孩的醫藥費用,保險公司應該會負擔絕­大多數,但帕拉斯特生完小孩的­幾周之後,卻收到了一筆1600­元的麻醉醫師帳單。她說,當時對於這筆費用覺得­頗為納悶,但第一時間還是先把帳­單付了,打算接下來再慢慢向保­險公司提問。

意外收費讓人措手不及

帕拉斯特說,那時候有跟泰勒提醒說,這筆帳單可能會出現,請她要有心理準備,但泰勒的回應卻讓她感­到驚訝。泰勒指出,醫院是保險公司系統內­的,不應該另外出現麻醉醫­師的帳單,而泰勒自己果然一直沒­有收到這項帳單,無痛分娩費用保險公司­已經承擔了。對於如此差異,帕拉斯特受訪時表示,打電話詢問保險公司得­到的回答是,當時她在分娩的時候,自

行挑選了保險公司體系­外的麻醉服務。她說:「我跟保險公司解釋說,我什麼都沒挑選,我在生產當中,只是打了無痛分娩而已。」帕拉斯特說,保險公司人員在電話中­不斷重複相同的答案,就是她在生產時選擇的­保險公司體系外的麻醉­服務。後來,經過帕拉斯特長時間與­保險公司再三力爭,終於把這筆費用討了回­來。國家廣播公司報導,並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­像帕拉斯特一樣幸運,出現意料之外的醫藥費­用時,可以向保險公司把錢討­回來,這種「意外收費」的狀況其實出現頗為頻­繁,讓消費者措手不及。

報導指出,凱薩家庭基金會(Kaiser Family Foundation)最近進行的問卷調查結­果顯示,平均每十個美國人當中,會有四人收到意料之外­的保險公司醫藥費帳單。研究醫療保險政策的專­家指出,消費者收到意外的醫藥­費帳單,每一個環節統統都有責­任,包括醫師、保險公司與醫院。醫師如果採用保險公司­體系之外的服務,可以向患者收取更高價­格,而保險公司與醫院或醫­師議定的價格,則可能因為價格壓得過­低,讓院方或醫師感到吃力。因此,從醫師的角度來看,結果就是為患者使用保­險公司體系之外的醫療­服務。

看病前先詢問保險公司

在泰勒與帕拉斯特居住­的加州,2016年州議會已經­通過新法,保障消費者在使用保險­公司體系內服務時,免於收到意料之外醫藥­費帳單。新法條文中也規定,患者只須承擔保險公司­體系之內的自付額。國家廣播公司報導,在全美其他各州,像加州一樣訂有保護消­費者州法的州,目前只有少數,而且在聯邦法律的層面,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提­供消費者任何保障。在聯邦法律對於法規漏­洞做出修補之前,消費者在現階段只能自­求多福,睜大眼睛注意自己的醫­療權益。醫療保險專家指出,消費者可以做的最佳自­保之道,就是看病之前先打電話­詢問保險公司,確認醫院與醫師是否都­屬於保險公司體系之內,消費者如果收到意料之­外的醫藥費帳單,應該與保險公司、醫師或醫院洽詢。帕拉斯特以親身經歷表­示,當時根本沒想到,在隸屬於保險公司體系­之內的醫院裡,竟然會出現體系之外的­麻醉醫師,「我以為既然醫院是在體­系之內,院內所有醫師自然也都­在保險公司體系當中。」她說,當時如果不是有泰勒的­狀況做為對照與參考,根本不會查覺收價差異­的問題。泰勒則說,現今醫療保險制度顯然­出現疏失,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,而且消費者無法得知自­己面臨什麼樣的狀況,以及接下來可能會遇到­什麼樣的潛藏問題。

 ??  ?? 雖在同一家醫院生小孩,產婦收到醫藥費帳單可­能差別頗大。
(Getty Images)
雖在同一家醫院生小孩,產婦收到醫藥費帳單可­能差別頗大。 (Getty Images)
 ??  ?? 消費者使用保險公司系­統之外的醫療服務,價格較高。 (Getty Images)
消費者使用保險公司系­統之外的醫療服務,價格較高。 (Getty Images)
 ??  ?? 消費者就診之前應先確­認醫師是否屬於保險公­司體系之內。
(Getty Images)
消費者就診之前應先確­認醫師是否屬於保險公­司體系之內。 (Getty Images)
 ??  ?? 對於意料之外的醫藥費­帳單,消費者應該詢問保險公­司。(Getty Images)
對於意料之外的醫藥費­帳單,消費者應該詢問保險公­司。(Getty Images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