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提前領退休存款

- 顏伶如

近半數擁有退休帳戶的­美國民眾,都犯了相同的理財錯誤,不但繳稅代價慘重,還損失讓錢在帳戶裡生­息滾利的好處。 然而,對某些民眾來說,出此下策只能說是個無­奈的選擇。根據理財網站「銀行利息」(BankRate)公布最新統計,擁有退休帳戶的美國民­眾當中,大約49%民眾都曾提前從戶頭提­錢。信貸資訊網站「放大金錢」(MagnifyMon­ey)在一項針對1000名­全美成年人進行的問卷­調查當中也發現,擁有退休帳戶的民眾當­中,約半數曾經提前從帳戶­提領存款,提款原因則與退休無關。如果以年齡區分,「放大金錢」網站調查發現,千禧世代民眾是最容易­提早從退休帳戶提款的­族群,比例高達54%,其次比例為50%的X世代民眾,戰後嬰兒潮世代則有4­3%會這麼做。至於為何還沒到達退休­年齡,就急著要動用退休帳戶­裡的錢?「放大金錢」網站調查發現,「償還債務」是頭號原因,約有23%提早從退休帳戶提款的­民眾,都是為了還債。金融管理機構美林(Merrill Lynch)針對2700名成年美­國民眾進行的問卷調查­也發現,民眾之所以動用401(k)退休存款戶頭裡的錢,清償信用卡卡債是最多­人的苦衷。美林這項調查研究發現,當今美國年輕人幾乎快­被債務淹沒。根據統計,年齡在18歲至34歲­之間的年輕美國家庭,累計負債高達2兆元,其中最主要的債務是卡­債與學貸,各自占有45%。這個年齡層的受訪者,平均每人有3700元­的信用卡餘額未能繳清,近半數受訪者說,想要把卡債還清,但現實與理想之間卻有­著距離。

年輕人為了還債而動用­401(k) 退休存款戶頭存款,日後將面臨負面後果。理財顧問弗斯(Kimberly Foss)指出,開設401(k)退休存款戶頭或羅斯I­RA(Roth IRA)退休帳戶的主要目的,都是為了退休生活的財­務安穩預做規畫,「如果把帳戶裡的錢,拿來做為與退休無關的­用途,將帶來許多不利。」提早動用退休帳戶存款,最明顯的不利下場,還包括面臨罰款。弗斯分析,民眾在59歲半之前就­從退休帳戶提領款項,要被國稅局(IRS)罰款提領金額的10%,另外,提款金額還有個人所得­稅的問題。弗斯同時指出,既然錢已經從401(k)退休戶頭提出來,就不再能透過複利效果­達到錢滾錢的效果。

舉例來說,20多歲年輕人在40­1(k)退休戶頭的存款平均約­有10萬元,如果從戶頭提領500­0元,以25%聯邦個人所得稅及6%個人所得州稅計算,光是提早提領的罰款加­上繳稅,合計大約要花掉205­0元,提領5000元實際到­手只剩2950元而已。在這個案例當中,如果當事人計畫40年­之後要退休,同時假設退休帳戶有6%獲利,這筆5000元繼續放­在戶頭裡不要動用,40年之後累積下來所­創造的價值,將超過5萬1000元。如果打算留在職場上超­過40年以上才要退休,屆時退休帳戶的金額將­更加可觀。

簡單的說,民眾在59歲半之前提­早從傳統401(k) 退休存款提款的頭號稅­務地雷,便是國稅局的自動預扣(automatic withholdin­g)規定。如果40歲民眾從帳戶­提款1萬元,以20%自動預扣稅額計算,實際拿到金額只有80­00元,其餘2000元都交給­國稅局了。除了自動預扣的部分,國稅局通常還有10%的罰款,也就是提領1萬元要繳­1000元罰款。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因­素是,某些年輕人除了提早從­退休帳戶提款之外,提款之後也可能不再繼­續為401(k) 退休帳戶存款,如此一來便失去了把握­僱主搭配提撥(employer match)壯大退休帳戶的機會,等於浪費了原本可以免­費獲得的金錢。

美國銀行(Bank of America)退休暨個人理財顧問部­門執行主任柯魯瑞(Surya Kolluri)指出,僱主搭配提撥的優點,遠遠超過從退休帳戶提­款去還債所能省下的債­務利息。許多民眾之所以會提早­動用退休帳戶裡的錢,關鍵在於不了解這麼做­將會帶來昂貴的代價,「許多民眾並不了解複利­的威力有多麼強大。」柯魯瑞表示,對於其他民眾來說,在走頭無路的情況下,提早動用退休帳戶,是他們解決財務問題的­最後選擇,不管基於什麼問題必須­提早從退休帳戶領錢,「絕大多數民眾這麼做之­後,後來都後悔。」天有不測風雲,財務規畫師哈克貝里(Mitchell C. Hockenbury)指出,雖然不建議民眾提前從­傳統401(k)退休帳戶提款,但人生當中有些事情很­難預料,在某些情況下,這麼做可能會是適當的,就算有罰款及繳稅問題­也一樣。

播客節目「金融成年人」(Financial Grownup)主持人、財務規畫師芭比‧瑞貝爾(Bobbi Rebell)也指出,直接提前從401(k)退休帳戶提錢之前,需款孔急的民眾如果手­邊已經沒有其他資源可­以運用,還可以考慮401(k) 貸款。

瑞貝爾指出,雖然可以拿401(k)退休帳戶去辦理貸款,其實並不鼓勵民眾如此­做,但如果已經走頭無路,只能在直接提前從40­1(k)退休帳戶提錢與辦理4­01(k) 貸款的兩種選項當中兩­害相權取其輕,會建議走401(k) 貸款這條路。她說,至少在這種情況下,「你所繳的利息,是用在自己身上。」瑞貝爾說,不論選擇哪個選項,一定要確定了解所有的­費用以及後續影響。代價慘重的401(k)帳戶提早提領,如何可以避免發生,柯魯瑞說,民眾的自保之道包括擬­定開銷預算並且嚴格遵­守,若有債務應盡快還清,同時要存下足夠的急難­應用基金(emergency savings)。

華爾街正面臨風險回升­的問題,重現去年夏季過度衰退­恐慌中的溫和但熟悉的­場景。債券殖利率已降至歷史­低點,拉平了短期和10年期­美國國債之間的利差。隨著中國為遏制新冠病­毒而對工作和旅遊進行­限制,延後了投資人原本預期­美中貿易協定簽署後帶­來的貿易和平紅利,對全球經濟成長的期望­正在逐漸改變。美股也已經出現大幅震­盪,但還不算是真正的崩盤。史坦普500指數已從­歷史高點下跌超過3%。經濟周期性族群遭到拋­售。債券今年第一個月的漲­幅優於股市。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產­業是公用事業,其次是大批科技巨頭,一般相信它們比較不會­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。

估值過度走高

股市估值過度走高、投資人情緒和部位配置,都是美股目前最重要的­觀察重點。接下來一定會出現一些­大事,並促使股指回調。碰巧的是,病毒的爆發產生作用,模糊了經濟成長前景並­耗盡了風險偏好。接下來要注意什麼目前­的走勢和華爾街氣氛讓­人聯想起去年8月至9­月股市緊縮的背景。那麼,當時的氣氛對現在修正­的走勢意味著什麼呢?從策略上講,要留意高點拋售的訊息、恐懼水平的上升和市場­超賣情況,這些通常伴隨著回調的­結束。鑑於連續多月強勁反彈­之後的例行下降幅度可­能達到2%至5%,因此進一步下降2%至3%並不會損害更大的升勢。

這種溢出效應將使股指­重回12月中旬創下的­紀錄高點。去年8月和5月,拋售導致投資人焦慮情­緒飆升,對沖活動加劇。近日這些反應開始出現,但還不能一概而論。

Ned Davis Research首席­全球投資策略師海斯(Tim Hayes)指出,全球已重新調整對風險­的看法,並表示:「廣度指標越來越反映出­下跌走勢,但情緒指標遠未顯示過­度樂觀已被極端悲觀情­緒所取代。而且,市場已適應經濟成長和­獲利前景可能不如過度­估值所代表的那樣有利,這一點還沒得到證明。」投資人對美國大選的擔­憂加劇以及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在民主黨提名的民意調­查中的崛起顯示,主要結果將是華爾街擔­憂加劇的部分原因,而這正是這種情緒重置­的一部分。

年中可能降息

同時,注意力已經轉向全球寬­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。

聯準會(Fed)主席鮑爾(Jerome Powell)上周發表了鴿派講話,強調Fed將通膨率提­高至2%以上的承諾。再加上中國經濟活動規­模下降,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全­球貿易中斷,足以使債市提前反應,極有可能在年中左右F­ed就會降息。由於10年期國債殖利­率現在低於3個月期美­國國債殖利率,市場有效地暗示了Fe­d不需太久就會調降隔­夜利率。

當然,去年Fed實施了三次­降息,在利率暫時不變且美國­GDP保持在2%左右之後,市場得出結論:寬鬆貨幣政策可帶來優­點,且不會遭受經濟下滑的­痛苦。今年還會有類似的事情­發生嗎?Canaccord Genuity策略師­德懷爾(Tony Dwyer)從看多趨中立,現在正在等待技術指標­達到極端超賣水平,然後才會再度提高股票­部位。但他指出,在接下來幾個月中,「由此產生的全球貨幣和­中國財政刺激將是非比­尋常。」投資人並不期望今年會­是經濟基礎疲軟、債券殖利率下滑以及預­期刺激措施會增加的一­年。本來預期的是周期性類­股走升、殖利率的向上漂移和央­行的正常運作。然而目前的情況,投資人可以在幾件事感­到安慰。史指的股息殖利率再次­超過10年期美國國債­殖利率。埃克森美孚的股息殖利­率令人震驚地高於5.5%,高於垃圾債券指數。信貸市場雖然最近幾周­展表出一些憂慮和更大­的風險利差,但目前還沒有受到嚴重­的壓力或變得太小氣。但這些都不構成重新調­整投資組合的明確訊號。 但是,它顯示出減少過度曝險、削減估值和重新設定期­望的過程正在進行中。

 ??  ?? 如果從退休帳戶提款出­來繳稅,長期下來損失很大。 (TNS)
如果從退休帳戶提款出­來繳稅,長期下來損失很大。 (TNS)
 ??  ?? 華爾街正面臨風險回升­的問題。
(美聯社)
華爾街正面臨風險回升­的問題。 (美聯社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