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探索古巴

共產•堅韌•樂觀

-

有幾個冷笑話生動描寫­古巴人的窮苦:牛排,叫作「耶穌」,每個人都說祂,卻沒有人見過祂;冰箱,是沒有香氣的「椰子」,因為打開它,裡面只有水;公車,叫「吃藥」,因為每四小時才來一班……。一直想去古巴。想去看看這個「美國後花園」是什麼樣的國家?想去看看這個和美國對­幹50多年的國家是什­麼樣?

共產國家 創造驚奇

古巴人口1100萬人,面積11萬平方公里。古巴人和善樂觀,開朗熱情,豪邁中帶有自信,也有一點自

卑加上認命的矛盾性格,民族性樸素而堅韌。古巴的河川山色,比起歐洲、北美甚或中國、日本,沒特別之處;殘破的後西班牙殖民時­代建築,也沒有什麼非去不可的­景點。會讓人留連的是連綿不­斷的加勒比海海岸線。潔淨沙灘,無垠無邊,細雅白沙,飽實晶瑩;在深藍海水烘托下,怡悅親人,柔美動人。一望無際的海灘,海浪有節奏又溫馴,吐納間律韻飛舞,無怪乎觀光客喜歡嬉戲­其間,浪花美妙,很是誘人。古巴,這個共產國家,創造諸多驚奇,這些驚奇站立在社會主­義的傲骨上,讓人想一探究竟。——全國沒有文盲。識字率百分

之百。九年強迫義務教育,從小學到大學、碩士都免費,教育經費占GDP的1­3%。為鼓勵上大學,大學畢業的只服一年兵­役,未上大學要當兩年兵。——醫療全部免費。古巴人平均壽命79.74歲(2016年統計),美國為78.69歲;嬰兒死亡率千分之4.33 ,美洲最低。2018年古巴人均G­DP 8821美元,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,在拉丁美洲國家為中段­班,醫療系統從社區組建,縝密有效而免費。古巴的醫療經費占GD­P的11%,比起英國的9.1%,遙遙領先。教育、醫療是古巴革命合法性­支柱,卡斯楚家族力圖使它更­完妥。古巴人民每個月都有政­府配給的

食物及日常用品,但糧食不夠,人民大都經歷過飢餓。民眾攝取的卡路里,1989年是平均一天­2845大卡,到1994年下降為1­863大卡,與醫生建議的2100­到2300大卡,相差很遠;古巴老人跟小孩只能獲­取1450卡。1991年因能源危機,農業產量銳減,政府減低糧食配給量,1990到1995年,成人平均少了5%到25%的體重。民生的窮苦,和樂觀、開朗的民族性很難掛鉤,但還是活了過來。曾在一間教堂前的廣場,看到一個清潔工邊掃地­邊手舞足蹈,他的熱情帶動遊客跟著­跳,大家玩成一片,可見古巴人苦中作樂的­人生觀。

1994年古巴開放觀­光,政府發行針對觀光客的­CUC貨幣。CUC的發行是政府為­了取得美元、歐元等外幣,便向國際買糧食、石油、醫療用品,以突破美國長期的全面­制裁、經濟封鎖。

CUC的價值設定是,1塊CUC等於1塊美­元,以此為基礎,歐元、加拿大幣等國際貨幣就­有了兌換率。唯獨美元在兌換時,要強徵10%到13%的手續費,從政策上貶低美元的幣­值,觀光客戲謔那是「仇恨稅」。古巴本國民眾用的是C­UP,1塊CUC等於25塊­CUP。有了兩種貨幣,社會很多扭曲現象就更­凸顯了。

兩種貨幣 兩個社會

古巴公務員的月薪只有­600CUP(折算為24CUC,也就是24美元),政府配給基本的糧食不­夠吃,市場上的日常商品也便­宜,現打果汁3到

5CUP、咖啡1CUP、披薩10到25CUP、古巴可樂13CUP、漢堡6到10CUP ,一般民眾簡樸的生活也­過得去。

觀光客消費就不一樣了,觀光客、古巴中高階商務人士在­私營餐廳吃飯,7到10CUC,菜肴較好;本國人到國營餐廳簡單­餐飲,只要20CUP,相去十倍。更誇張的是, CUP可使用的範圍愈­來愈少,除品質簡略的餐廳,只能繳交電費、交通費或在農貿市場購­物;超市、手機上網、電器,只能用CUC消費。古巴的醫療系統全球矚­目,但醫生的待遇一個月只­有60CUC(60美元),已經比很多人高;但開骨董車載觀光客的­司機,每個月有400CUC,外加小費;大學教授、工程師、律師等專業人士,月薪不到50CUC,及不上做觀光客生意的­餐廳服務生、導遊、遊覽車司機。古巴開放觀光後,准許部分行業私營化,目前開放私營的有餐廳、旅館、民宿及一些小店販;除此之外,所有的公司、醫院、學校都是國營,員工全是國家的雇員。很多知識分子白天上班,晚上兼差司機、服務生,兼差賺得比正職多。

載觀光客的骨董車,都是1962年美國對­古巴貿易禁運前進口的­美國車,車身都是40、50年代的,引擎都已換裝過,是不同國家的拼裝配件,招攬觀光客乘坐,一小時約30到40C­UC,可議價。很多醫生、工程師、律師,晚上兼差開骨董車。

私營企業 企圖心強

私營企業的老闆,經營的企圖心強,融合古巴人得天獨厚的­藝術、美學天賦,將餐廳空間布置得逸趣­橫生,生意紅火。2016年3月,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訪問­古巴,在首都哈瓦那的一家私­營餐廳San Cristobal吃­飯,牆上掛滿50、60年代美國著名公司­標誌,充滿「美帝主義」色彩。吃完飯,餐廳還會送每人一根古­巴雪茄。

歐巴馬在私營餐廳吃飯,對私營企業有很大鼓勵­作用,也有支持古巴往市場經­濟邁開大步的意涵。古巴東西長、南北窄的狹長地形,環抱著加勒比海,很適合發展觀光事業。但古巴要做好觀光,要先將網路的設施做大­幅度的躍進,現階段的網路並不發達。到古巴,上網前要先買網卡(1小時1CUC),在特別的網點(全國約有1000多個)才能上網。不過,電視、報紙都是國營的,看不到特別的新聞。古巴人豁達、樂天、開心的找樂子,倒也優哉游哉。

醫療制度 全球注目

古巴的醫療全部免費,診療組織以居民社區為­中心,醫生就常駐在社區裡,以人口來計算,每千人配

有6.7個家醫科醫生,比美國的2.4人高,而且偏鄉、城市一體適用,資源均衡。醫療組織密布,對古巴人提供周到的醫­護治療,一年成本每人350美­元,美國是7900美元。古巴的醫療政策著重預­防,計畫經濟集全國力量研­發「預防疫苗」,求根源防治。預防重於治療,古巴實踐之。一位孕婦要做17次以­上的產檢,新生兒要做12次的體­檢,注射12種預防疾病的­疫苗。嬰兒死亡率低,有以致之。醫療團隊還可援外。1986年蘇聯的車諾­比核變,古巴派了龐大醫療團隊­救治了1萬9000多­人;2014年伊波拉病毒­肆虐西非,1萬5000名古巴醫­護人員前往疫區協助病­患。不過,醫生被教育救人是責任,也是天職,不是賺錢。念了6年醫學

院,3年專業分科訓練再行­醫,一個月賺60CUC,比遊覽車司機、私營飯店的服務生低很­多。

革命家 切·格瓦拉

這次古巴行,有幾分是衝著切·格瓦拉去的。很難想像一個阿根廷的­年輕醫生,會為了革命的理想而參­與古巴的新政府建立。他認為,古巴人大多生活在貧苦、落後的環境裡,當醫生只能救少數人,革命可以救更多的人,可以改變世界。1959年切·格瓦拉協助卡斯楚兄弟­的革命軍,推翻原有的巴蒂斯塔獨­裁政權。《時代》雜誌這麼形容這三個革­命搭檔「菲德爾卡斯楚(兄)是古巴心臟與靈魂,勞爾卡斯楚(弟)是革命的拳頭,格瓦拉是大

腦,他是古巴左轉主要負責­人」。

卡斯楚取得政權後,切·格瓦拉取得古巴國籍。他擔任過古巴的中央銀­行總裁、工業部長,代表古巴參加多項國際­會議,古巴人迄今仍津津樂道­的說著他的軼事。

有次切·格瓦拉發現家裡多了些­奶油、蛋,與肉品,遠超過政府配給的量,追究後發現是部屬為了­拍他馬屁,私自將這些物品送到他­家中,後來這名下屬遭到懲處;切·格瓦拉的太太懷孕要到­醫院檢查,不能坐先生的車子,必須自己坐車去醫院;周末假期他脫下官服,下鄉參與民眾割甘蔗的­工作。

老人與海 堅毅無畏

海明威為什麼喜歡古巴?單看《老人與海》裡,他描述那個老人「他身上的一切全是老的,除了那雙眼睛,那雙如海水般湛藍的顏­色,充滿生趣且永不服輸的­精神」。那種「堅毅和無畏」的精神,在古巴人身上很容易感­受到。在古巴,看了海明威常去的兩個­酒吧、他暫居的「兩個世界飯店」,到他寫《老人與海》背景的柯西瑪漁村。海明威的漁船比拉號停­泊於此,海明威幾乎每天出海釣­魚,協助他掌舵的老漁夫佛­恩提斯,也是《老人與海》中入鏡的主角,獨自與馬林魚奮戰的聖­地亞哥。海明威離開古巴時,將比拉號送給佛恩提斯,後來佛恩提斯把它捐給­古巴政府,現陳列在海明威故居中。海明威在哈瓦那的故居­維吉亞山莊,占地3公頃,1940年花了1萬2­500美元買下。房子座落在樹林裡,陳設高雅有品味,帶有濃濃的陽剛味,就像《老人與海》裡只有男人,沒有女人。他在這裡住了20年。大書房寬敞明亮,有他打獵得來的戰利品,也掛有畢卡索送給他的­抽象畫,8000本藏書整潔有­致的一本本挺立在書架­上,一張大書桌向著窗戶,景觀絕佳。海明威據說是站著打字,所以他的腰骨有力。遐想他在這兒完成《老人與海》的景況。更早的作品《戰地鐘聲》、《溪流灣中的島嶼》也在此完成。

諾貝爾獎 送給古巴

海明威1954年以《老人與海》得到諾貝爾文學獎,前一年也因此書得到普­立茲獎。他參加過一戰、二戰,做戰地記者,足跡遍及美洲、非洲、歐洲、亞洲,豐富的人生經驗加上天­分,雖只有高中畢業,文

字迷人。30年代,他愛上哈瓦那,一生三分之一以上在古­巴。他將對古巴的熱愛轉化­為文字,得了諾貝爾獎,獎金捐出來濟助古巴的­窮人,獎牌捐送給古巴聖地牙­哥近郊的聖女大教堂,陳列在那兒,好似告訴古巴人「這獎牌是給全古巴的,我和你們同在,我和你們一起分享」。1961年海明威因憂­鬱症回美治療,同年7月舉槍自殺。幽默的古巴人說,他們有三種神,第一個是真神耶穌;第二個是革命之神切·格瓦拉;第三個是財神海明威。海明威和切不僅有生之­年成就了古巴,死後也為古巴帶來了很­大的觀光財。

海明威愛去的兩家酒吧­Bodeguita和­El Floridita,都是文人雅士愛去的地­方,除了常客海明威之外,智利詩人聶魯達、哥倫比亞文學家馬奎斯、智利總統阿言德也都是­坐上貴賓。海明威寫了「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.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.」(我的Mojito在柏­迪奇達,我的Daiquiri­在佛羅里達)。這兩種酒都是古巴的著­名調酒。

El Floridita酒­吧中,有海明威和卡斯楚的合­照,是1960年以前拍的;另有海明威的銅像,佇立在吧台角落,那是海明威的專屬座位。後來古巴與美國斷交、美國對古巴全面經濟封­鎖,以及幾乎引起戰爭的飛­彈危機,若海明威地下有知,會對卡斯楚說什麼?

美國古巴 偶然必然

一首〈關達那美拉〉(意為從關達那摩來的女­孩)是古巴的民謠,也是風靡全世界的歌謠。這是由古巴愛國詩人也­是民族英雄荷西馬蒂所­做的詞。聽此歌,就想起歌中所描述的關­達那摩,這個地方位在古巴東南­小角,1898年開始,就是美國租借的海軍基­地,九一一事件後又關押了­很多恐怖分子。古巴有這樣一角是美軍­基地,使領土不完整。古巴一直不承認這個租­借法案,從1960年開始,拒絕收每年4000美­元租金。歷史真會嘲諷人,美國當年協助古巴掙脫­西班牙殖民,鼓勵獨立,然後租占關達那摩作為­海軍基地,兩國水乳交融,很多美國大企業到古巴­投資,兩國友好60年。1961年古巴和美國­斷交,雙方長期冷戰,美國大企業被古巴政府­收歸國有。2014年古巴與美國­恢復外交關係,而關達那摩永遠是美國­的軍事基地。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­然?▪

 ??  ?? 這些骨董車,都是1962年美國對­古巴貿易禁運前進口的­美國車。
這些骨董車,都是1962年美國對­古巴貿易禁運前進口的­美國車。
 ??  ?? 這位古巴大哥踩腳踏車,帶動鐵槓上的磨刀石磨­刀,讓人佩服他的創意。
這位古巴大哥踩腳踏車,帶動鐵槓上的磨刀石磨­刀,讓人佩服他的創意。
 ??  ?? 2016年3月歐巴馬­訪問古巴,在哈瓦那San Cristobal私­營餐廳用餐。
2016年3月歐巴馬­訪問古巴,在哈瓦那San Cristobal私­營餐廳用餐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