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賞析黃山

雲海•奇松•怪石

-

人際交往固是緣份,人與山川大河等自然風­景及文化藝術等人文遺­產之間,也有緣份。我年屆67,久仰黃山之名,卻始終無緣一訪。因耳聞訊息甚多,皆各不同。故該如何遊訪,躊躇多時。直至去歲小兒單身赴黃­山,告以經驗,並參考網路遊記攻略,才下定決心於2019­年12月前往。我在山腳湯口鎮住一夜,養足精神體力。次日清晨,持一杖一背包走進風景­區。乘雲谷索道至山腰,開始步行。請了一位導遊,負責嚮導、解說,同時擔任挑夫,背我的旅行包。頓時一身輕,悠閒信步遊。他熟悉路徑,不走冤枉路,節省時間體力。午後入住賓館,簡便午餐,房內小憩。下午續行至日落。如此體力負荷有限,心情放鬆。在山上三天兩夜,除逢小雪未睹日出外,飽覽勝景。仔細研究黃山之美的構­成要素,筆者以為如下:雲海固美,但若無它景陪襯,則洽如飛機窗外所見,面積雖廣大,但失之單調。如徒有山峰,即使輪廓壯秀,卻外形不變,屹立而已,略嫌呆滯。那麼來個浮雲繞山腰,如何?或許算美,但只是「單美」,無磅礡氣勢。必須來數十名佳人接力­走台,那才是美女如雲,目不暇給,黃山即是如此。山峰密集,數量多,每座均外形各異,遠近高低胖瘦色彩不同。而山峰再配以奇松怪石,浮雲移動不歇。時而覆繞山腰,時而包裹山巔,乃是須臾瞬變的快速動­態。有如百位名模著各式服­裝,以不同步態無間斷通過­伸展台。如此高能量動態,是令人目不暇給的美景­替換。黃山之松,奇在生於石中,橫向發枝,且多長在頂端,這形象在傳統山水畫中­屢見不鮮。如此外貌之松極具中國­風味。設若松枝長滿整個主幹,過分茂密,反而破壞美感,這與西方寶塔型耶誕樹­的審美觀截然不同。此特徵也適用於竹,枝葉橫發,甚至上翹,才具中國美。飽覽黃山氣勢,筆者羅列黃山之美為:雲海、秀峰、奇松、怪石、日出、晚霞六大看點。前三項為首要景觀,因其為黃山獨有,他處不得見。後三項亦有可觀,但非黃山獨有,可列為次要景觀。與大陸其他名山比較,黃山歷經長久歲月,仍保持原始秀麗,少污染,少商業世俗,的確難能可貴。我試尋出其原因如下:

(1) 無公路交通,故不可行車。在索道建成之前,入山全靠一雙腿,是體力的嚴酷考驗。因此避免了汽車的污染,及巨量遊客之負荷。(2) 無天然水。水是生命泉源,孕育萬物。而黃山上無可用之湖水、溪水、井水,人類難以生存。目前山上的水,來自新建的水庫,維持

生活所需。(3) 無開闊平地、山坡地,故無法耕種。山上的一根蔥一塊肉,全是由挑夫扛著扁擔,一步步、汗涔涔自平地以最原始­的勞力方式運上山,再將山上的垃圾扛下山,其辛苦殆難想像。綜上所述,黃山自古不適人居。如今除工作人員及遊客­外,不見居民,少有攤販、商店,甚至寺廟,這在大陸乃亟為罕見。此與四川峨眉山、台灣阿里山等居民數千­人,迥不相同。但也因此,得以保留清純原貌。這次看足前三項景緻,後三項僅缺日出。故整體而言,收穫頗豐。一般旅遊少有重複,黃山則例外。太多人固定上黃山,為攝影、遁世、享受自然美,種種理由。我已準備再上黃山,續遊未竟之處。▪

 ??  ?? 黃山奇松。
黃山奇松。
 ??  ?? 黃山奇石秀峰,有如一幅山水畫。(圖皆由作者提供)
黃山奇石秀峰,有如一幅山水畫。(圖皆由作者提供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