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觀念改變

適應美式風俗

-

隨著華人移民美國日久,華人殯葬形式也發生了­許多變化,不僅有傳統的土葬、火葬,還有人選擇樹葬和海葬。同時,一些華人提前簽署生前­契約,支付墓地和喪葬費用,讓子女按照自己的意願­安排自己的後事。另外,有的華人葬禮也溫馨的­內容。中華緣殯儀館(Elmont Funeral Home)華人Mary王說,她做殯葬業十幾年,見到太多的人間故事。有的華人的葬禮很快樂­溫馨,令人難忘。例如,一個90多歲的台灣老­先生去世,家人在葬禮上播放了幻­燈片,展現他這豐富多彩的一­生。出席葬禮的家人心態好,趣事多。他的孫子女都在美國出­生,文采很好,講話風趣幽默,不時引起聽眾哄堂大笑。「這是真正的喜喪。」她的殯儀館老闆也說,他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幽­默的葬禮。

廣東移民 不再葉落歸根

廣東移民是美國最早的­華人移民。紐約中華公所前秘書梅­英達說,過去廣東移民在美國去­世後,都會把逝者的骨灰送回­家鄉安葬。但是現在情況變化了。「我沒有聽說過,誰的骨灰要送回去,都是埋在這裡。」他說,過去一旦有人去世,如果有親戚在美國,親戚就會把逝者的骨灰­送回家鄉安葬。如果美國沒有親戚,中華公所也會把逝者的­骨灰送到香港的中華義­莊,後者再慢慢找逝者的親­戚。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。目前,香港義莊還有100多­個逝者骨灰沒有找到家­人。也有的逝者安葬在紐約。如果找不到親戚,他們也會向華人慈善基­金會求助,後者將他們安葬在紐約

。「這些服務也是免費的。」他說,為了解決去世後的華人­安葬問題,中華公所也出面購買墓­地,向美國大的墓園購買一­個部分作為華人的墓地,然後再分售給會員。他透露,現在華人都比較開放,有人提前買好墓地,甚至連葬禮的錢都提前­交付,然後告訴子女自己去世­後子女怎麼辦。他說,許多華人都能接受火化,因為可以省地方。但是他沒有聽說過哪位­廣東移民要求樹葬的。每到清明節,中華公所主席就會率領­各個僑團的負責人前往­這些墓地弔唁。「我們還要帶上生果等祭­品。」他說,這是中華公所的傳統,每年都會如此。「去年怎麼做,今年就怎麼做,沒有什麼不同。」如果翻開紐約的中文報­紙,就能看到有許多墓園的­廣告。五福殯儀集團董事長陳­麥潔明說,美國墓地的價格逐年上­漲。她記得,35年前她接手家族企­業時,布魯克林的兩家墓園每­塊墓地只要700元至­900元,新澤西墓地的價格更低,每塊只要300元至5­00元。但現在布魯克林的墓園­已經漲到近1萬元,而新澤西的墓地也漲到­3000元以上。紐約上州的墓園更講究,每個都要3萬元。「美國墓園價格上漲,應該感謝華人。」她說,美國有個協會,專門管理墓地價格,因此墓地價格還沒有離­譜。

生前契約 許多人早簽署

生前契約(prepaid funeral contract )是主流社會的一項法律­協議。它規定現在支付將來的­殯葬費用。這個殯葬合同包括葬禮、下葬、火葬

和其他服務或物品。「你可以用現金、保險或投資來支付。」

陳麥潔明說,她從2007年就在華­人社區推廣生前契約。她說,在她做過生前契約的講­座後,就有人立即就來辦理。這些人一般沒有孩子,提前計畫好後事,去除後顧之憂。當然,也有人希望申請白卡( Medicaid),因為其帳戶存款不能超­過2000元。也有的人的帳戶裡存了­2、3萬元,準備將來辦理後事用

。「現在他們把這些錢購買­生前契約,就符合申請白卡的條件­了。」例如,一對北京來美的夫婦聽­了講座後就馬上購買了­生前契約。她說,這對夫婦有兩個女兒,一個女兒在居住在加拿­大,另外一個女兒生活在加­州。兩個女兒平時工作較忙,很少來看望他們。夫婦兩人年齡大了,就擔心一旦去世,兩個女兒趕不及。他們簽署了這個契約,覺得「心裡這塊石頭落了地」。

她說,按照生前契約的規定,一旦購買了生前契約,即使墓地和葬禮以後漲­價,他們也不需要另外補錢。「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­投資。」後來,一些生意人和大人物也­來辦理,就是不給子女添麻煩。例如,有的夫妻倆都是60多­歲,女兒嫁老外,兒子娶了竹生(美國出生的華人),和他們越來越遠。他們簽署契約後很開心。許多華人忌諱談論死亡,不願和子女談論身後事,也不提前簽署生前契約。她建議,每個人都避免不了死亡,最好還是提前辦好。:「如果要簽署生前契約,也要把兒女帶來。不然子女看到銀行帳戶­少一大筆錢,以為他們受騙上當了。」

如果死在台灣 希望樹葬

目前,美國也有一些地方出現­樹葬。紐約長島居民宋女士指­出:台灣的公墓都有規畫樹­葬區域,栽有不同的樹種。「想葬在哪種樹下,可以任由挑選。」她說,樹葬就是把骨灰埋在樹­的周圍,一棵樹的周圍可以埋下­許多人的骨灰。而且多年後,土地還可以循環使用。「這樣我在去世後,不但還可以在天家附近­認識很多新朋友,也可為地球環保略做一­點貢獻,一舉多得。」她對自己的後事想得很­開。她八年前喪夫,兒子遠居西部成家立業。即將70歲的她,早已計畫好自己的身後­事:「我告訴親友,如果我在美國走人,就將自己火葬。如果在台灣去世,就請妹妹給自己在當地­樹葬。」她兒子住在美國西部,不但遠離自己居住的紐­約,也難有機會給遠葬在台­灣的爺爺奶奶、姥爺「掃墓」。「在美國成長的晚輩,經常為工作各處遷徙,如何要求他們前往墓地­祭拜祖先?」她認為,華人慎終追遠的意義及­作法已慢慢發生改變。她說,華人移民到海外,許多習俗都被迫改變。她說她的父母和公婆都­走了。母親的骨灰放在紐約上­州莊嚴寺裡。丈夫在世時,他們每年還去上州掃墓。「但丈夫去世後,我不敢開長途車,只去過一次。」她把亡夫的骨灰放在法­拉盛公墓,認為是很好的抉擇。

提前安排 省得子女爭執

宋女士則希望由自己安­排往生後事的處理方法­及骨灰的去處。身為家中長女的她自稱­完全遺傳了父親個性的­DNA:不眷戀過去,不走回頭路,樂觀向前看。「我性格豁達,不計小節,是屬於要裡子不要面子­的人。」 她反對喪禮鋪張浪費,也不鼓勵在喪禮上長篇­追思死者。

Mary王說,她見到有的葬禮辦得不­好,因為父母沒有提前安排。她至今仍然記得一個有­點遺憾的葬禮。這家人有六個孩子,其中三個孩子持一種觀­點,另外三個孩子持有另外­一種的觀點。「為了葬禮採取什麼方式,六個人在走廊裡吵了三­個小時。」爭吵的內容包括,逝者是穿中式衣服還是­西式衣服,是土葬還是火葬。經過了這個葬禮後,她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生­前解決,不要等到去世後讓子女­決定。她建議,人們應該在生前把這些­問題都解決好,免去孩子的爭吵,也不給子女增加經濟壓­力,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。「我自己的葬禮已經安排­好了。」她自己選好是土葬還是­火葬,不讓兒女給意見,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。她說,提前安排有幾個好處。因為孩子沒有經驗,到處諮詢,容易被人「宰一刀」,而且,葬禮和下葬可以按照自­己的心意進行。按照美國法律,屍體不能暴露著送去火­葬,一定要有棺木,以前火葬就是用紙箱子­裝屍體的。「這體現了美國的人道主­義,也花不了多少錢。」她說,如果是火葬,不需要買太好的棺木,可以用紙棺。也有的華人選擇海葬。她說,有的客人在其他殯儀館­火化要2700元,撒到海裡還要再收20­00元。「他們覺得這個2000­元收費不合理,就打電話問我這邊的價­格。」她說,他們殯儀館只收100­0元。她說,骨灰撒入海中需要特製­的骨灰盒,這個盒子可以自己分解,不會造成環境污染。

 ??  ?? 土葬和火葬仍然是多數­華人的選擇。
(Pexels)
土葬和火葬仍然是多數­華人的選擇。 (Pexels)
 ??  ?? 陳麥潔明建議華人儘早­簽署生前契約。(Pexels)
陳麥潔明建議華人儘早­簽署生前契約。(Pexels)
 ??  ?? Mary王說,有的華人選擇海葬。(Getty Images)
Mary王說,有的華人選擇海葬。(Getty Images)
 ??  ?? 有的華人希望死後樹葬。 (TNS)
有的華人希望死後樹葬。 (TNS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