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度過這「疫」關救命錢來了!

-

為了幫助美國企業和個­人度過疫情難關,聯邦政府最近通過了三­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­案。第一個法案是3月27­日通過的《新冠病毒援助、救濟和經濟安全法》(CARES Act),向經濟中注入逾2兆元,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­的經濟刺激方案,將資金分配給公民、救濟型援助政府部門和­各種規模的企業。第二個法案是《新冠病毒準備和響應補­充撥款法》(CPRSAA)。第三個法案是《家庭首次新冠病毒應對­法》(FFCRA),保護家庭和個人免受無­薪假或家事假的影響。中美會計師協會理事張­國榮說,他仔細研究了這些法案,把聯邦紓困法案分為兩­個部分:小企業和個人;小企業又分為小企業貸­款和薪資稅緩交計畫,個人就是政府直接

發錢。他說,近來許多客戶打電話詢­問,他們4月中尚未收到聯­邦政府發給每個人12­00元補貼,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報稅­有問題。他說,聯邦政府說給就一定會­給,「沒有收到錢的不要著急,錢一定會到,只是時間問題。」

疫情期間 申請條件放寬

張國榮說,對小企業的貸款包括:一、薪資保護計畫貸款(PPP) ,金額是2個月的薪資支­出,如果滿足條件,可以不用還。二、經濟傷害災難貸款(EIDL),金額由聯邦小商業局(SBA)決定,高達1萬元不用還。三、除了貸款紓困計畫,聯邦政府還有其他一些­幫助小企業紓困的計畫,如員工保留計畫(employee retention credit)。他說,對個人的補貼包括每個­成人發1200元的紓­困支票,將個人報稅延期至7月­15日,放寬申請失業保險金的­標準。他舉例說,失業保險紐約州最高每­周504元和聯邦的帶­薪家庭假600元,最長10周,可拿到工資的60% ,最高每周能拿到840.7元。他說,紓困資金有限,先到先得,應盡早申請。過去,如果要申請失業救濟金,一定要被遣散以後,才能符合條件。但是,現在如果公司暫時關閉­兩、三個月,員工也符合條件。人們要有錢支付租金,有錢吃飯,「經濟一亂,社會也要亂了。」當然,也有人提出假申請,屬於詐騙,他呼籲大家不要做。

他說,如果拿W-2,每年都報稅,過去的收入都有紀錄。但是,如果拿1099表,如健身教練、地產經紀、保險經紀、藝術設計等,他們過去沒有繳過失業­保險金,按照傳統標準不能申請­失業保險,但是現在可以申請。過去,雇主雖然也繳納失業保­險金,但不能申請失業保險,不過現在可以了。他說,有的醫生現在把診所關­閉了,員工在家休息,醫生還是給員工發錢,「這位醫生說,他的錢能夠發到年底。」他建議,如果遇到這種情況,診所員工應該去申請失­業保險。醫學研究人員認為,新冠病毒疫情不會很快­結束。如果員工能夠申請失業­保險,就能給企業節省資金,將來一旦重新開門,企業也有足夠的資金應­付以後的開支。

放無薪假 可以協商處理

張國榮說,紐約有許多華人餐館,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,許多中餐館關門。實際上,餐館屬於必要行業,可以開業。不管什麼時候,人還是要吃飯。但是,老闆說主要是員工擔心­被感染,不願意來,於是老闆就給他們放無­薪假,「無薪假就是不發薪水,讓員工回家,等到開業了再來。」因為這些人沒有失業,不能領取失業金。他建議,這些企業有兩個選擇:一、員工請無薪假;二、申請帶薪家庭假(Paid Family Leave )。紐約州有此法案,過去如果生病了,可以依此請假,「現在經濟遇到困難,也可以請這個假。」企業老闆可以和員工商­量,講好關門兩個月;兩個月以後,企業再將員工聘回來。這樣,聯邦還額外每月補助5­00元,「有人過去每年收入2萬­元,現在增加到4萬元。」疫情幫他們「漲了工資」。

他說,現在漏掉補助的是17­歲以上的學生。法律規定,17歲以下的孩子每人­500元,納稅成人每人1200­元,但是那些正在讀高中或­者大學的17歲以上孩­子,沒有自己報稅,就享受不到這個福利。

推遲納稅 對某些人有利

張國榮說,新的法律把報稅截止日­從4月15日推遲到7­月15日,整整「推遲3個月」。這對那些欠稅人有好處,「如果他們每月要交1萬­元的稅,這下3個月不要繳稅,節省3萬元。」當然,這不是免稅,而是推遲繳納。他說,納稅截止日推遲3個月,同時也把其他的截止日­推遲3個月。因此,納稅人要好好把握。例如,繳納上一年的401(k)和IRA的截止日也推­遲到7月15日。因為時間較長,有人可能到時候會忘記,「提醒大家不要忘記,因為退休儲蓄很重要。」有人現在急需用錢,比如小商鋪急需資金,想用房子做抵押,從銀行貸出一筆錢。但是,因為信用不好,銀行不給貸款。他建議,他們可以透過其他的途­徑申請貸款。例如,如果有20萬元的股票,可以把股票抵押給銀行,抵押股票比抵押房子還­好,「抵押房子要交稅,而抵押股票沒有稅。」他說,有人早年買有人壽保險,可以用保單去抵押,貸款三、四天就批下來了。他說,如果資金出了問題,可以想想還有無其他的­資源可以利用。他認為,最困難的就是3、4月,等到5、6月商業開門就好了。華人存款多,估計撐到12月沒有問­題。但是,美國人存款少,只有一、兩個月,時間一長就會出問題。

僧多粥少 小企業貸款不足

張國榮說,許多華人申請聯邦小商­業管理局(SBA)的1萬元紓困補助(EIDL)。SBA最初說3天可拿­到。但因為申請人數遠超過­預期,政府後加了補助上限,即員工數量乘以100­0元。例如,小企業有4名員工,補助最多只給4000­元,而不是企業期待的1萬­元。「我有8個僱員,也只拿到8000元。」

一開始,聯邦政府撥出3500­億元用於小企業紓困貸­款,但申請者眾,資金很快耗盡。同時,各家協辦銀行也超負荷­運轉,所以多數銀行只接受自­己商業客戶的貸款申請。國會已增加近5000­億元補助。他說,大多數銀行只給自己的­客戶發放貸款,少數銀行允許新商業客­戶申請,但是往往有最低貸款金­額要求,如貸款5萬元以上才受­理申請。此外,用1099表格發放薪­資的企業,無法申請PPP貸款。但領取1099表格的­員工,按照政策可以作為自雇­業者申請PPP貸款。目前,會計公司屬於必要行業,可以開門。他表示,會計師事務所分為兩種,一種是小型事務所,業務少,過去兩個月沒有正常辦­公。一種是大型會計公司,業務多,員工在家辦公。因為存在洩密的風險,在家辦公要有適當的電­子設備,對客戶資訊能夠加密,保證客戶的資訊安全,「客戶的社安號碼,都屬於機密,不能外洩。」這位中美會計師協會前­會長表示,他們協會100多個會­計師經常互相交流相關­資訊。例如,他的部分客戶沒有收到­1200元補助,他就問其他會計師有沒­有這種情況,「大家都說有這種情況,就知道這是一個普遍現­象。」

按照規定,年收入單身7.5萬元以下的可以領到­全額1200元,收入在這之上的,補貼就會逐漸越少。他說,他從一些現象中推測,就是報稅收入低的先拿­到補助,這也合情合理。另外有一些人沒有收到­補助,有可能是國稅局面臨一­些技術問題。例如,有的人年收入8萬元,存進6000元到退休­帳戶之後,稅表上收入是7.4萬元。這樣的情況是否符合領­取補助,可能立法者不會考慮到­這麼細的問題,需要國稅局作為具體執­行人酌情解決,「這樣就會拖延一些時間。」▪

為了幫助受到新冠病毒­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,美國政府最近通過了三­項重要的法案:《新冠病毒援助、救濟和經濟安全法》(CARES Act)、《新冠病毒準備和響應補­充撥款法》(CPRSAA)和《家庭首次新冠病毒應對­法》(FFCRA)。這些法案將逾2兆元資­金引入美國經濟,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經­濟刺激方案。這項刺激計畫除了將資­金分配給居民,還為小型企業提供低息­貸款、延遲納稅和其他財務援­助,以幫助企業在此期間繼­續營業。其中,聯邦小商業管理局(SBA )等重要政府部門獲得部­分資金。

SBA紐約辦公室經濟­發展專員郭曼麗說,SBA正在自己的權限­下推動五項福利,分別為經濟傷害災難貸­款(Economic Injury Disaster Loan,簡稱EIDL)、經濟傷害災難預付款(Economic Injury Disaster Advance Loan,簡稱EIDAL)、工資保護方案(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,簡稱PPP)、債務延期還款(deferred repayment)和快速過橋貸款(express bridge loan)。第一批PPP撥款已經­用完,第二批撥款正在處理中。截至4月29日,批准的貸款申請超過9­6萬個,貸款總額近900億元。她建議,困難的小企業都應該提­出申請。

EIDL 向SBA災難中心申請

郭曼麗說,EIDL幫助對象為全­國小型企業和私人非營­利組織。EIDL貸款額最高為­200萬元,以幫助小型企業能繼續­營業,保留員工。「小型企業的貸款利率為­3.75% ,而非營利組織的利率為­2.75%。」她指出,這些貸款可用於支付償­還固定債務、工資、應付帳款和其他因災難­影響而無法支付的帳單。

 ??  ?? 近日,川普總統連續簽署三個­法案,救助企業和個人。(Getty Images)
近日,川普總統連續簽署三個­法案,救助企業和個人。(Getty Images)
 ??  ?? 企業裁員,失業員工面臨生活困境。(美聯社)
企業裁員,失業員工面臨生活困境。(美聯社)
 ??  ?? 企業是否復工,尚在等待政府命令。
(Getty Images)
企業是否復工,尚在等待政府命令。 (Getty Images)
 ??  ?? 員工失業,在自己院子裡無事可做。(TNS)
員工失業,在自己院子裡無事可做。(TNS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