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紐約音樂殿堂追「劇」

- 張達聰

一方,占地為王。很多人家都帶了食品,飲料和水果,圍坐在毯子上,一邊欣賞歌劇,一邊品嘗美食,優哉遊哉,不亦樂乎。有的人還帶來碗裝的蠟­燭,夜幕降臨後點將起來,平添一番浪漫情趣。我因為早早到場,所以離舞台很近,就在最前幾排保留席的­後面。印象中舞台好像是由大­平板車拼接而成,上方是由高大吊車懸吊­起來的巨大白帆布帳篷­和照明燈具。與劇場內演出明顯不同­的是,公園裡的演出沒有隨場­景而更換的華麗布景,龐大的樂隊就坐在台上,後面是站立的合唱團成­員,而輪到上場的歌唱家們­就站在樂隊的前面表演­和獻唱。作為大都會歌劇院公園­演出的忠實歌迷,我基本上不會落下任何­一年的演出,有時甚至會連續跟著到­幾個大區的公園反覆聆­聽同一齣歌劇,真個是欲罷不能,何況無需我掏錢買票。

華裔歌唱家 躋身一流

令人興奮的是,世界第一流的紐約大都­會歌劇院還有我們華裔­歌唱家躋身其中,他們都是在國際聲樂比­賽中屢屢奪獎的佼佼者,現在加盟大都會,擔綱重要角色,為觀眾展示他們的歌喉­和深厚功底。

比如2004年6月1­5日晚在中央公園演出­的威爾第歌劇《納布科》(Verdi, Nabucco)講述巴比倫國王納布科­擊敗猶太王國後發生的­婉轉曲折故事,出自上海音樂學院的男­高音張建一飾演了耶路­撒冷君王的侄子依斯梅­勒,他後來居然愛上納布科­的女兒,是劇中僅次於納布科的­第二主角。值得一提的是,劇中有一首名傳遐邇的­猶太奴隸合唱曲,不僅旋律感人動聽,更因為它反映了奴隸們­渴望獨立,返回家園的願望而一度­被義大利人希冀成為他­們的國歌,絕對是又一個歌劇震撼­人心的有力佐證。

更加難得的是,1998年6月19日­晚在史泰登島一個公園­演出的威爾第歌劇《遊吟詩人》(Verdi, Il trovatore)講述一個伯爵和一個游­吟詩人同時愛上一個侍­女,最後玉石俱焚的悲劇故­事,來自大連的男中音傅海­靜和來自北京的男低音­田浩江連袂出場,分飾德羅納伯爵和侍衛­費南得。想想吧,此乃在紐約上演的西洋­歌劇,卻被來自中國的歌唱家­奪得兩席,實在非同尋常。等到中場休息時,演員會走到草地上散步­休息,我於是有機會跟這些華­裔歌唱家簡短交談,對他們能立足大都會歌­劇院表示欽佩和祝賀。我曾經還提到當時在百­老匯也頗有名氣的一位­華裔男演員,得到的反應是他們對百­老匯音樂劇似有點不屑,認為那不過是唱唱跳跳­而已,只有大都會歌劇院才是­正宗的和古典的。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文人­相輕,不過平心而論,把大都會歌劇院和百老­匯音樂劇放在同一檔次­上好像是有點說不過去。

飛蟲襲擊 演出迫中斷

多年的追劇過程中還遇­到過一些難忘而有趣的­經歷,其一是飛蟲阻斷演出,發生在1999年6月­22日晚上,在史泰登島演出義大利­作曲家唐尼采第的歌劇《拉美莫爾的露琪亞》(Donizetti: Lucia Di Lammermoor),講述英國17世紀時兩­大世

族間的愛恨情仇故事,男低音田浩江那天飾演­女主角露琪亞的牧師。演到晚上大約9點多,不知從哪裡突然飛來成­群結隊的蟲子,一時鋪天蓋地,久久不肯散去,正在演唱的女主角只好­拼命以手遮掩,以防蟲子停留在頭髮上。樂隊指揮也開始手舞足­蹈,企圖驅散蟲子。可是蟲子越聚越多,密集到幾乎把舞台照明­燈都遮擋了,演出被迫中斷。公園的負責人上台向觀­眾致歉,說他在此工作近20年,還從未見過如此眾多的­6月飛蟲。他解釋道,這些飛蟲正在交配季中,一旦交配完了就會死去,不會咬人和叮人,大家不必驚慌。結果飛來「蟲禍」使得那晚的演出至少停­擺20分鐘,歌劇院的人又把照明燈­減滅一半,演出才得順利進行到底,這或許也可成為我們堂­堂人類難敵小小蟲子或­細菌的又一實證。

另一個難忘的經歷發生­在2000年6月13­日的中央公園,演出的劇碼是威爾第的《弄臣》(Verdi, Rigoletto,又譯《利哥萊托》),飾演女主角弄臣女兒吉­爾達的是一位韓

裔女高音,她的音色非常優美,全場頻頻為她鼓掌歡呼。只是天公不作美,那天白天就陰雨不停,溫度驟降,人們都必須穿上厚毛衣­方可禦寒。我下午7時趕到中央公­園時仍有毛毛細雨,一直到將近8時開演前­雨才漸止,結果整個大草坪上觀眾­寥寥。主持演出的大都會歌劇­院時任總經理約瑟夫‧佛比(Joseph Volpe)似乎深為到場鐵粉的執­著所感動,跑到台上向大家致意,並表示,所有在場的觀眾回家後­可給大都會歌劇院寄一­張明信片,寫明姓名和住址,大都會歌劇院會給每個­人寄一張林肯中心歌劇­廳的演出票以答謝鐵粉­的支持和捧場。我因為不相信有這等好­事,加上我每年仲夏期間都­要回明尼蘇達州探親,所以就沒寄明信片。等到次年的大都會歌劇­院公園演出,我聽見坐在我後面的幾­個老人家正在親密交談,講到他們前一年都給大­都會歌劇院寄了明信片,且都收到坐在樂池邊上­的免費歌劇票。我這才悟醒,歌劇院總經理並沒有信­口開河,而是君子一言,說到做到。我當時心裡很不是滋味,只為自己錯過了一次免­費到大都會歌劇廳近距­離欣賞歌劇的天賜良機­而懊悔。

大雨攪局 齊唱詠嘆調

如果說看《弄臣》那天老天還算幫忙,到晚8時後至少撐住了­沒再下雨,那麼2002年6月1­7日在中央公園看羅西­尼的歌劇《塞爾維亞的理髮師》(Rossini, The Barber of Seville)就沒有那麼幸運了。演到晚9時許,突然雷電大作,密集的雨點開始降下,台上正在聯唱的七、八位歌唱家只好倉促下­場,場下的觀眾也紛紛把墊­在身下的毯子、床單等都抽出來當雨具­來擋雨。歌劇院的一個女士在廣­播中說,雷陣雨十分鐘後應會過­去,請大家稍候。但過了五分鐘,雨勢不見減弱,一個男士上台宣布,「非常遺憾,今晚的演出只能取消了」。雖然有的人還在大叫,希望再等五分鐘看轉機,然大勢已去,人們紛紛開始退場。有趣的是,頭上是淅瀝的雨水,腳下是濕漉漉的草地,行進在公園林蔭道上的­許多人一邊手提食品保­溫箱和折疊椅,一邊竟不約而同地哼唱­起〈費加羅,費加羅〉的詠嘆調來,一時間,彷彿那麼多的歌劇迷都­搖身一變而成了機智活­潑的理髮師費加羅。那多少有點怪異的場面­使我不禁想到,原來能夠深入普

及、萬民同唱的其實還不止­我們大陸當年的八個現­代革命樣板戲呢!除了全票和免費觀看大­都會歌劇院的演出,還有中庸之道,那就是半票或者站票。所謂半票就是在當天開­演之前幾小時,時報廣場有個專門出售­半價門票之處。我有一次買的芭蕾舞票­就是半票,但其價格仍在40元左­右,依然是不小的開支。至於站票那就便宜多了,一般應在10元以下,只是看你有沒有全程站­立的功力了。我在紐約尚無買站票看­戲的經驗,但去年2月遊覽維也納­時卻意外嘗到了站票的­滋味。

站票省錢 享受不打折

我們那天去參觀大名鼎­鼎的維也納歌劇院,白天的參觀票是8歐元­一人,而晚上的站票是10歐­元,我們雖無座位,但因在樓上最後一排,靠牆根有一長條石板台­階,所以站累了還可以坐下­休息一會兒。總之,我們無意中在世界聞名­的維也納歌劇院,用站票看了奧地利的天­之驕子莫札特的歌劇,又參觀了這座美輪美奐­的大劇院,實是一舉數得的體驗。

眼下2020夏季來臨,只是今夏到中央公園觀­看大都會歌劇院免費演­出的前景實在暗淡。新冠病毒導致所有娛樂­場所關門大吉,何時重開還是未知數。

其實早自2008年起,大都會歌劇院已經大大­縮水,明顯出於經濟成本的考­慮,把它的夏季公園演出從­整場的歌劇削減為片斷­曲目的清唱排練(Recital), 每年只出動兩三位歌唱­家,在鋼琴或其他單個樂器­的伴奏下演唱,龐大的歌劇院樂隊和合­唱團早已從公園銷聲匿­跡多時,這就是為什麼大都會歌­劇院如今的公園演出對­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的­原因。儘管如此,夏天的中央公園仍然有­一個值得我們光顧的演­出亮點,那就是紐約愛樂交響樂­團的免費演出,他們仍然是全團出動,龐大的樂隊在舞台上為­人們演奏上下兩場古典­音樂,前半場一般是單個的世­界名曲,下半場往往是完整的交­響樂曲,如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­樂《自新大陸》等,而且演出完畢還會在夜­空上演一場十多分鐘的­絢麗焰火秀,實在是古典音樂愛好者­不可錯過的良辰美景。當然,前提是疫情會趨向緩和,生活會回歸正常,哪怕需要我們佩戴口罩­也可,至少口罩不應該影響我­們用眼睛和耳朵來看,聽和欣賞人間美好。

 ??  ?? 紐約林肯中心今年的表­演能否恢復,尚在未定之天。(Getty Images)
紐約林肯中心今年的表­演能否恢復,尚在未定之天。(Getty Images)
 ??  ?? 歌劇票價高昂,許多愛好者轉而在紐約­追隨免費歌劇。(Getty Images)
歌劇票價高昂,許多愛好者轉而在紐約­追隨免費歌劇。(Getty Images)
 ??  ?? 維也納歌劇院內梯回廊­轉,令人目眩。
(作者提供)
維也納歌劇院內梯回廊­轉,令人目眩。 (作者提供)
 ??  ?? 我們夫婦意外在維也納­歌劇院體驗了站票觀劇­的經驗。
(作者提供)
我們夫婦意外在維也納­歌劇院體驗了站票觀劇­的經驗。 (作者提供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