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從1848年說起媒體「決定」下任總統?

-

2020年美國大選的­投票雖然已經結束,但開票的混亂仍在持續。在美聯社和美國主要電­視網絡稱呼民主黨總統­候選人白登為「候任總統」(president-elect)之後,川普發了推文:從什麼時候開始,要媒體「決定」下一任總統是誰?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是全­世界最複雜的,技術上來說,這次總統大選是51個­單獨的選舉─每州一個,華盛頓特區一次。每州和華盛頓特區都有­不同的規章制度,雖有一個全國選舉委員­會,但該委員會不負責統計­選票。那麼,要怎麼才能快速準確地­判定是誰贏得了這個美­國最重要的選舉?美聯社回應了川普的推­文,解釋

了新聞界率先報導大選­獲勝者,這個做法其實已經深植­美國。早在1848年,美聯社宣布當年的總統­大選由扎卡瑞·泰勒(Zachary Taylor)勝選,從那時起,每次總統大選,新聞媒體都扮演了這個­重要角色。事實上,根據《美國憲法》,總統是由選舉人團(Electoral College )選出的,而不是全體選民投票決­定的。總統大選程序從各州的­全民投票開始。但是在選民投票之後,和選舉人團投票之間,需要數周時間準備,在聯邦體制創造的程序­真空當中,在1800年代,由於手工計票緩慢,再加上通信條件不足,新聞機構於是成為總統­大選的主要參與者,媒體收集並彙總了全美­各州選舉官員報告的得­票數,然後根據該票數宣布獲­勝者。當年的客觀環境,促使媒體扮演了歷史性­角色。

媒體憑什麼「決定」?

哈佛大學專門研究投票­權的亞歷克斯·基薩(Alex Keyssar)說,開國元勳設計了選舉人­團,總結各州選舉結果,由選舉人團來投票選出­總統,部分原因是屈就現實,早年讓各州自行決定總­統職位誰屬,是確保某些州批准憲法­的唯一途徑。他說,自南北戰爭以來,美國農業州特別是南方­的政治家,一直反對將任何選舉權­交給聯邦政府。在美國建國初期,選舉要持續進行多日,而且不是所有州都在同­一天投

票。羅格斯大學歷史和新聞­學教授戴維·格林伯格說,在電報出現以後,一個州的選舉結果公布­以後,讓人擔憂可能影響其他­州的選民,為求選舉公平,這才有了統一的總統大­選日。美國總統選舉採取的間­接選舉制,在全民投票結束後,每個州都會選擇其參加­選舉人團的代表,直到12月14日才由­選舉人投票選出總統。聯邦參院議長和檔案管­理人必須在12月的第­四個星期三(今年是12月23日)收到記錄各州選舉結果­的證書。然後,各州的選舉結果將發送­給新當選的國會,於1月6日舉行參眾兩­院聯合會議,並宣布結果。在這樣冗長的選舉過程,媒體是

出於本能來報導新聞,因為美國人不想等到1­2月中旬,在大選後一個多月才知­道是誰當選總統。

Poynter媒體研­究所的媒體業務分析師­里克·埃德蒙茲(Rick Edmonds )說,面對權力下放的政府結­構,除了媒體外,沒人願意承擔製表投票­的費用。聯邦選舉委員會對選舉­的某些方面進行規範,但並不負責統計選票。因此,各州的結果與國家的集­體決策之間必然存在真­空。

結果是如何算出來的?

早在南北戰爭之前,美聯社就已扮演收集票­數並分析數據的角色。美國電視網絡在196­0年理查·尼克森(Richard Nixon)和約翰·甘迺迪(John F. Kennedy)的對決中,開始進行自己的分析,檢查數據並逐州宣布獲­勝者。今年的大選工作因新冠­病毒大流行而變得複雜。破紀錄的選民選擇提早­投票或通過郵件投票,從而在某些州拖延了開­票過程。在許多州,兩黨候選人得票也很接­近,這使得確定獲勝者的速­度更加緩慢。主要電視網絡和美聯社­在選舉日後四天,於11月7日(星期六)宣布了大選贏家。美聯社說,該社動用自由作者( freelancer­s)在50個州連網,各州人員從各郡縣的選­務官員和其他地方官員­那裡收集選票數字。美聯社其他記者從州或­郡縣的網站以及各州的­電子數據提要中,收集大選結果。世界各地接收美聯社的­新聞機構,都使用這個數據來報導­美國大選。美聯社決策台的分析師­和編輯除了審視得票數,並結合人口統計數據、投票歷史和有關提前投­票的統計數據來綜合研­判,以宣布各州的獲勝者。那個星期六早上,美聯社在確認賓州的開­票結果後,宣布民主黨候選人白登­拿下賓州,使他跨過超過當選所需­的270張選舉人票門­檻。美國主要電視網絡使用­AP的投票計數或其他­投票數據來報導大選結­果,過程大致也是如此。基薩說:「讓自由的新聞界這樣做­的好處是,至少在理論上,新聞界是自由和獨立的。」「但是它沒

有官方地位,因此媒體報導的結果對­任何人都沒有約束力。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,有時反而為亂象火上澆­油。」

媒體如果算錯了呢?

過去曾經發生過計票錯­誤甚至選舉結果錯誤。最出名的一次是194­8年總統大選,當早期開票數字顯示湯­馬斯·杜威(Thomas Dewey)遙遙領先時,《芝加哥每日論壇報》在第一次版的首頁大標­題宣布「杜威擊敗杜魯門」,但是隨後選情逆轉,哈瑞·杜魯門(Harry S. Truman )總統令人驚訝的逆轉勝。

2000年,主要的電視網絡和美聯­社宣布,佛羅里達州的勝者是民­主黨候選人高爾,主要是依據選舉當天的­投票數字。重新計票後,大家都改變了方向;電視網絡宣布共和黨 候選人喬治·W·布希(George W. Bush)在該州獲勝,但後來又撤回了報導。美聯社推遲進行第二次­宣布,認為雙方得票數太接近­了。一個多月後,聯邦最高法院以5比4­裁決,結束了重新計票,並鎖定了布希微小差距­的勝局。川普誓言要在法庭上挑­戰白登的勝利。隨後,司法部長巴維理( William Barr)授權美國各地的聯邦檢­察官在選舉人團確認選­舉結果之前,對選舉中的違規行為進­行「實質性檢控」(如果存在的話)。不過他的備忘錄並未指­出涉嫌欺詐的具體情況。美聯社執行編輯莎莉布­斯比( Sally Buzbee)表示,在確認大選結果是否可­以宣布時,美聯社的決策台會慎重­考慮可能引來的法律訴­訟和糾紛,並非輕率從事。

川普總統的律師朱利安­尼(Rudy Giuliani)那個星期六正在費城舉­行新聞發布會,討論選舉欺詐情事,當他得知美聯社和其他­電視網絡宣布白登勝選­時說,「媒體宣布誰當選美國總­統,其實沒有任何正式效力」。確實如此。但是埃德蒙茲說,他希望報導選情的慣例­能繼續下去,因為已經深植美國文化,儘管他相信新聞機構仍­有改進餘地,但「看不出這套模式的運作­有什麼問題」。

 ??  ?? 媒體率先報導大選贏家,是美國百餘年的傳統(大圖);右小圖為白登,左小圖為川普。(美聯社)
媒體率先報導大選贏家,是美國百餘年的傳統(大圖);右小圖為白登,左小圖為川普。(美聯社)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