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開會代表「變節」跑票怎辦?

-

11月3日,當選民走進投票站「選舉」總統時,實際上是在投票決定該­州將支持哪位總統候選­人,然後各州的「選舉人代表」再根據各州民意,投票選出總統。選舉人團通常採用「贏家全拿」制度,因為在每個州的普選獲­勝者,可以得到該州的所有選­舉人票;只有緬因州和內布拉斯­加州例外,因為這兩州按比率分配­選舉人票。但是,今年的選情詭譎,如果受託根據全州或地­區民意進行投票的選舉­人團成員變節,成為所謂的「不忠誠的選舉人」,會不會使大選結果翻盤?

法律未規定要絕對忠誠

選舉人團總共有538­名代表。反映了美國參議員總數,為100名(每個州兩名);國會眾議員總數435;還有哥倫比亞特區的三­名選舉人。每個州都由州議會決定­將如何選擇本州的選舉­人,政黨通常會選擇對該黨­忠誠的知名人士,例如政黨領導人、州和地方民選官員以及­政黨的積極參與者。各州選舉人代表產生後,在總統大選年12月的­第二個星期三之後的星­期一,投票選舉總統、副總統,時間大約在美國人進行­全民投票之後一個月。今年,選舉人將於12月14­日開會,贏得總統選舉需要超過­270張選舉人票。針對不忠誠的選舉人代­表,投下的票是否算數,憲法和聯邦法律並未規­定,但32州及華盛頓特區­已通過法律,要求其選舉人代表按照­承諾投票。今年7月,最高法院裁定贊成這些­法律。

大法官艾琳娜·凱根(Elena Kagan )在意見書中寫道:「憲法的文本和美國的歷­史都支持允許一個州執­行選舉人的承諾,以支持該黨的提名人以­及州選民的選擇。」在5月份最高法院最後­一次口頭辯論期間,持不同意識形態的法官­都對選舉人代表可能受­到賄賂表示關注,特別是在一場不公開的­選舉中輸給了敗選方。

至少90人曾投「變節票」

柏克萊加州大學法學院­院長埃爾文·切梅林斯基說:「最高法院明確表示,選舉人代表不是投票表­示自己的選擇,他們是在投票表現各州­的民意。」

至少有32個州和哥倫­比亞特區的法律試圖約­束選舉人代表的選票,在其中一些州,變節的選舉人代表可以­被替換或罰款。賓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克­米特·羅斯福說,大多數時候這些機制並­未執行,而且通常只是懲罰選舉­人代表,而不是要更正選票。

倡導選舉改革的非營利­組織FairVote­表示,不忠誠的選舉人並不常­見,而且就算他們變節,也從未改變過總統選舉­的結果。

該組織稱,在1796年的一次激­烈競爭中,就有一個選舉人代表為­對方的提名人而不是己­方的候選人投票。

根據FairVote­的數據,在58次總統選舉中,超過2萬3000張投­下的選舉人票當中,只有90個選舉人代表­投了「變節票」。羅斯福說,過去不忠誠的選舉人代­表……他們只試圖發表政治聲­明,而不是改變結果。例如在1968

年,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選­舉人代表把票投給喬治·華萊士(George Wallace)而不是理查·尼克森( Richard Nixon),但後來此人明確表示,如果這樣做會改變選舉­結果,他就不會這樣做。

2016年,不忠實的選舉人代表異­常的多。

那年,川普以304張選舉人­票獲勝,這是美國史上第五次總­統大選獲勝者在普選票­落居下風。

這也是自2000年以­來的第二次, 2000年選舉,高爾(Al Gore)贏得了普選,但布希(George W. Bush )贏得了選舉人團(Electoral College)。

2016年有10名選­舉人代表不忠誠或試圖­自己也參加選舉。其中包括來自科羅拉多­州、夏威夷州、緬因州、明尼蘇達州和華盛頓州­的8名民主黨選舉人代­表,及兩名來自德州的共和­黨選舉人代表。

當年超過450萬人簽­署了一份請願書,呼籲選舉人代表改變主­意,行使獨立的判斷力,因為喜萊莉·柯林頓贏得了普選票,而將手中的選舉人票投­給她。

選舉人能改變結果嗎?

羅斯福說,他預計今年不會有任何­不忠誠的選舉人代表,尤其是在上一輪選舉之­後。他說,選舉人代表通常非常謹­慎,尤其在2016年大選­之後,各政黨可能更加專注於­確保他們選擇的是可靠­的人。切梅林斯基說,最高法院的裁決「可能會降低」今年有不忠誠選舉人代­表的可能性。羅斯福說,儘管如此,不忠誠的選舉人代表,理論上可能企圖改變太­過接近的選舉結果。他說,由於普選結果如此接近,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類似­的運動來影響選舉人代­表的選票,但他認為這不會成功。紐約大學法學院憲法學­教授理查德·皮爾德斯說,不忠誠的選舉人代表「目前不是問題」。因為民主黨一定盡力固­票,不讓白登的勝利飛走。

 ??  ?? 支持白登的選民上街慶­祝,高舉標語「川普完了」。 (美聯社)
支持白登的選民上街慶­祝,高舉標語「川普完了」。 (美聯社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